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清华大学举行“清华简国…
“清代皇室书画展”今日…
刘超:何为“清华学派”…
何为“清华学派”?
魏晋士人的忠孝观
人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沈…
试析魏晋名士与后现代明…
魏晋南北朝的“伪娘”们…
浅析“虚实在魏晋六朝的…
程章灿:学者周勋初的魏…
最新热门    
 
魏晋“清谈误国论”是怎样形成的

时间:2011-08-27 09:51:38  来源:不详
。曹魏末年﹐祖司马懿﹑伯司马师﹑父司马昭相继控制朝政。]之时就已埋下祸根,行“封建”封诸王,“罢州郡之兵”,对东汉以来形成的“五胡内附”的民族杂处局面缺乏足够的驾驭能力(武帝时江统[注: 简介 江统(—310年),字应元(一说元世、德元),西晋陈留圉(今河南省杞县南)人。一说西晋圉县(今杞县圉镇)人。 生平 江统初为县令,后升至太子洗马。]曾上《徙戎论[注: 徙戎论是西晋陈留圉人江统的一部政治论著。从内容看,继承《春秋》“内诸夏而外夷狄”的说法,完全以华夏的利益,认为“夷蛮戎狄,谓之四夷,九服之制,地在要荒。]》,但“帝不能用”),更为严重的错误是晋武帝所托非人,立晋惠帝并委政于杨骏,这才是导致西晋政局动荡并灭亡的直接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指望王衍等清谈名士能够扭转乾坤,不是责人于“不备”吗?王衍临死之前的忏悔是对自我能力的一种误读,之所以会有亡身之祸,“非才而处之”才是最重要的原因,而绝非由于“祖尚浮虚”。清谈与政治才能之间本无必然联系,与王衍齐名的另一个清谈宗主乐广,在做河南尹[注: 中国东汉时期官职。东汉建都于河南郡洛阳县,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官不称太守而称尹,掌管洛阳附近的二十一县。]时就显示出很高的政治才华。再如创建东晋[注: 东晋,中国朝代名(316年-420年),乃西晋司马氏政权的延续。因少数民族内迁,建都洛阳的晋朝(西晋)亡国,琅琊王司马睿在群臣拥戴下在建康(今南京)即位,即晋元帝,史称东晋。]政权的士人主体也多为元康时期的清谈名士,王导、王敦均好清谈,但却开创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可见清谈与误国之间未必有直接的逻辑关系。

 

但无论如何,从历史的表象看,西晋王[注: 唐末晋王李克用选择武士如李嗣源、李嗣昭、李存孝等为养子(...任为将校,组成的部队号称“义儿军”。出处 按:晋王李克用后被尊为后唐太祖-jinwang]朝是在清谈中灭亡的。王衍的临终追悔也就成为东晋时期人们批评清谈的一个重要思想资源,桓温[注: 桓温(312年-373年),字元子,东晋大将,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官至征西大将军、大司马、南郡宣武公。娶明帝女南康公主为妻,其父为桓彝,曾三次北伐。]北伐时慨然而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桓温本人就是一个清谈名士,并以没有位预一流而耿耿于怀。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