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易中天谈“士”:先秦时…
《易中天文集》首发:思…
易中天:《三国演义》是…
易中天:我不是公共知识…
易中天反感国学这个词 …
易中天称伪书比盗版还坏…
易中天:我们从儒家那里…
新疆最大出版物交易中心…
易中天:不主张讲国学这…
易中天和魏明伦翻脸是“…
最新热门    
 
易中天谈“士”:先秦时最低等级的贵族(2)

时间:2011-9-18 11:53:26  来源:不详



  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先秦诸子都是士的代表。儒家是文士的代表,墨家是武士的代表,道家是隐士的代表,法家是谋士的代表。或者说儒家是文士的哲学,墨家是武士的哲学,道家是隐士的哲学,法家是谋士的哲学。诸子出谋划策,保驾护航,游走于世界各国。从孔子周游列国开始,其他的士也都是在各国之间游走,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我在前面说过,天子有天下,诸侯有国,大夫有家,士则一无所有。当然早期的士有田。但这个田,士并没有产权,只是吃这一块田的赋税,后来士连田也没有了。没有不动产靠什么谋生?就得学本事,要么学文艺,要么学武艺,最好文武双全,当然也包括道德修养,这叫修身。修好了,就可以帮大夫打理他的家,这叫“齐家”;帮诸侯打理他的国,叫“治国”;帮天子打理他的天下,叫“平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齐治平,春秋时的士一般就是这么做的。   


  到了战国,士的地位开始变得特别高。战国时,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士很受尊重。各国诸侯都招贤纳士,所以士的日子很好过。比如孟子到魏国见梁惠王,到齐国见齐宣王,孟子质问两位王对国家的治理不当,导致饿殍四野,梁惠王、齐宣王虽不接受孟子的政治主张,但还得供养着他,不能对他表现任何不满。齐宣王有一天想召见孟子,便派一个使节去请孟子。使节说:先生,我们的大王非常想见您,想听您的教诲,但我们的大王今天生病了,不能吹风,不知道先生能否到王宫去见他。孟子本来是要去见他的,一听这话就说我也生病了!《孟子》中有一句话就是“说大人则藐之,无视其巍巍然。”可见当时士的地位之高。   


  战国四君子,齐有孟尝君,魏有信陵君,赵有平原君,楚有春申君,每人养士三千。当时有一个士叫冯驩,穿着草鞋,佩着剑就去见孟尝君。孟尝君客客气气地说:先生不远千里而来,有什么要教导田文的吗?自称田文,这是身为贵族的一种谦虚说法。可冯驩直说他什么都不会,就听说孟尝君这儿吃饭不要钱。孟尝君仍表示欢迎,并安排其住在传舍中;过了几日,孟尝君问,冯先生住得还满意吗?门人说冯先生不满意,每天晚上拿着剑唱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尝君又将他安排到幸舍中,说那里有鱼吃。几日后再问门人,门人说,冯先生还是不满意,他唱“长铗归来乎,出无舆!”于是又给冯驩换了代舍,出入有车。但冯驩又唱:“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孟尝君虽然很不高兴,但却没有表现自己的不满。   


  但士是很有风骨,有精神的。孟尝君养士三千,每天都在其家中吃饭,其中的一个士被安排在角落里,因为没有灯,看不见自己吃的东西,他误以为自己吃的肯定没有其他的士吃得好,这是有意让他看不清楚。于是他站起来宣布绝食表示抗议。孟尝君端着自己的盘子走过去说,这是我吃的。这个士一看孟尝君吃的跟自己的一模一样,并没有歧视自己,于是谢罪自杀了。所以先秦的贵族就是这样的,有风骨,有精神,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意思就是刑法不能加在大夫身上,士这些贵族一旦发现自己错了就自裁,他们不会选择受审、上刑场,士认为上刑场是受到了侮辱。所以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士有自由的身份,独立的人格,因此更能够自由地思考问题。诸侯以国为己任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