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内地版《中华民国史》出…
民国文献需求旺盛服务难…
四十年心力 卅六册巨著…
我离民国有多远——为新…
与民国作文作对比,对当…
民国帅哥杨骚:与冰心和…
首部大型古旧地图集发布…
快!抢救保护民国时期文…
中国大陆图书馆界吁实施…
民国趋新学者区分国学与…
最新热门    
 
《民国经典国语课》:“《诗经》中的文字迤逦走到民国”

时间:2011-9-23 11:36:43  来源:不详
题材。梳理文学史,会发现这一题材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田园诗”,由陶渊明[注: 陶渊明(约376~427),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友人私谥“靖节征士”,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开创,用以展现一种悠然自得的隐逸生活,在精神层面给知识分子一片休憩的园地;二是“讽喻诗”,用来“反映民生疾苦”,以白居易[注: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晚年曾官太子少傅。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范成大[注: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郡治在今江苏吴县)人。南宋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初授户曹,又任监和剂局、处州知府,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出使金朝。]为代表。这两个方向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表现农耕生活。而上面所举的例子,作者自然地站在劳动者的角度,客观、辩证地展现劳动的辛劳与欢乐。“工作已完好休息,绿荫底下乘风凉”,这恐怕只有参加过劳动的人才写得出来,才能体会得到吧。这种对生产劳作的质朴反映,完全跳过了田园诗和讽喻诗的传统,上接《诗经》中的“八月剥枣,十月获稻”“春日迟迟,采蘩祁祁”的文字。

 

    其次,在艺术风格上,能体会到来自《诗经》“赋比兴”手法的深远影响。赋,就是铺陈,一五一十地叙述描绘出来。比如书中所选的《十二个月的农产物》,主要用了赋的手法,将一年到头的农作物细细道来,颇有些像汪曾祺的名篇《葡萄月令》。这类文章和一般的状物类散文比,主旨相对模糊,它并不“托物言志”,莲藕就是莲藕,葡萄也只是葡萄,却有一种人与自然万物的亲密之感洋溢其中,让人感动。“比兴”,即比物连类,兴发感动,这种手法的好处,一是真挚自然,感情的抒发有一个触发点,这种抒发也紧扣引起触发的事物,因而不虚伪,不空洞;其二,比兴这种方法比较原始,易于为人接受。民国国语教材很好地化用了赋比兴的手法,将对学生的引导消融于无形。粗略统计,仅第十章所选文章就在思想上涵盖颇广,计有“为善”“质朴”“友谊”“侠义”“择偶”“孝道”“智慧”“诚信”“恕道”“勇气”“反对势利”“推己及人”等,但是这些道德内容并不以说教的形式出现,而是从身边的事物中自然而然地“兴发”出来,我觉得这是民国国语教材最值得称道和学习的地方。孔子[注: 孔子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以“兴观群怨”概括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民国的小学国语教材,早就做到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