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宋志明:温国学 说诚信
李永明:从请柬看党的生…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竟…
江西民间艺人以发为丝刺…
马涤明:中国有多少“故…
《清明上河图》里究竟有…
张春波:清明谈柳
电子动态版《清明上河图…
惟一柳籍北伐烈士湮没8…
明代鸿儒周洪谟后裔办清…
最新热门    
 
清明:祭祀与踏青偕行,中国人的诗画人生

时间:2011-10-17 9:26:36  来源:不详
作者简介:齐义虎,男,西历一九七八年生于天津。复旦大学政治学硕士。现任职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讲师。 


    提起清明节,大多数中国人首先会想起唐代的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注: 杏花村,以汾酒闻名天下。早在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代,这里的杏花村都以酿酒、酒文化闻名。盛唐时,这里以“杏花村里酒如泉”、“处处街头揭翠帘”成为酒文化的古都。]。”其次还会想起宋代的一幅画——《清明上河图》。郊外的春意与市井的繁华展现了一千多年前唐宋时人的过节情景,这种“诗情画意”正是中国人的清明印象。   
       
       
    中国人是一个古老的农耕民族,所以有关农业生产的时令节侯知识也发达得很早,清明就是这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据汉代的《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之得名便来自于此。另外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从天气上看,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农谚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之说。   

       
    但清明不光是农业生产的节气,更是人们祭祀先祖的节日。因为按照天人合一的理念,天地之大德曰生,在这个生机勃发的清明时分,作为后世子孙亦应追念先祖的生养之德。儒家有一种“三本”之说,即“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为了报恩三本,我们理应感念天地、追思先祖、礼敬君师。清明的祭祖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所以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不过上古时代的人死后下葬不树不封,根本没有坟墓的标识,所以也就无从扫墓祭拜。那时候对祖先祭拜的正式场合乃是宗庙,周代有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注: 大(dà)夫,古代官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任官职之称。]三庙、士一庙的礼制。庶人无庙,只得祭于寝。直到今天我们还能在一些农村人家的堂屋中看到所供奉[注: 供奉 正文   见翰林院。 配图 相关连接-gongfeng]的祖先牌位。大概是到秦始皇[注: 秦始皇(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姓嬴,名政,生于邯郸(今属河北)。 秦朝建立者、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统帅。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之后,因其在皇陵建有陵寝,遂产生了墓祭的制度。此后汉承秦制,逐渐由上层的贵族制度流波为下层的民间习俗,至唐代则被官方所正式承认,纳入了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