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古籍修复与时间赛跑:入…
约1500万册古籍严重老化…
我国古籍保护堪忧 约15…
全球敦煌文献数字化进程…
刘雪荣:苏东坡的数字人…
古籍修复师的一天:洗手…
做数字化敦煌缺钱缺人才…
古籍智能辅助标点系统下…
天一阁古籍入藏国图
深阅读危机:数字阅读的…
最新热门    
 
古籍数字化的窘境与生机——第三届中国古籍数字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侧记

时间:2011-11-7 12:34:40  来源:不详
一项庞大而长期的工程,非朝夕之间能够完成,建立古籍数字化资源导航库将不失为一种方便快捷、切实可行的整合方式,并建议从数据库类型、建置单位和数据库主题三种途径进行导航设计。

 

    标准如纲,导航如网,纲振网举,方可[注: 方可,字东曙,1984年生于武汉侏儒山,自幼研习书法及篆刻。13岁即在《湖北日报》、《书法报》、《湖北文艺指导》发表作品。]尽揽群籍。

 

    (二)版权之争——天下公器,安能独私

 

    由于古籍真正的作者皆已作古,无法穿越时空来捍卫自己的原创地位,因此古籍早已作为文化遗产[注: 文化遗产,中文在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即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简称《世界遗产公约》),]被纳入了公共知识的范畴。所谓古籍的版权,实际是针对整理者而言的。

 

    如今常见的古籍绝大多数都已被点校出版,版权握于传统出版社之手。为了避免纠纷,数字出版者们只好舍近求远,返择古本为底本,重起整理之炉灶,可还是难免“抄袭”嫌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