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小珠山遗址为何回填?专…
金马河发现大量古币 专…
谁在过洋节?专家:别盲…
莫砺锋:我的《宁钝斋随…
陈忠实:我们村的关老爷
王朝柱:我写《辛亥革命…
楼宇烈:我们对中医有多…
于丹:我不担心国学热会…
张世英:我们还要“述而…
于丹说生活方式:我就是…
最新热门    
 
麦家:我从不相信这个年代可以写出伟大的作品

时间:2011-11-22 16:48:27  来源:不详
,送你到医院去。”-buhaoguo]。” 


    2008年,面对庞大的材料和浩如烟海的档案,麦家重新开始创作第二稿,一直到年底才完成初稿,取名《刀尖上行走》。其后,在创作和出版《风声》、《风语》期间,麦家根据王氏夫妇和有关审读机构的要求,又对作品做了多达数十次的局部修改,终获准对外刊发。2011年,根据出版编辑的意见,麦家再一次从头梳理补充,将作品更名《刀尖》。这部作品与所有谍战小说的不同之处在于,小说中的每一起事件都是真实发生过的,每一个人物也都有原型。 


    ■伟大的作品 不是用“脑”去写作,而是用“心” 


    据出版方磨铁图书介绍,此次麦家在《刀尖》中首次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全文口语化处理,节奏快,舍弃一些闲笔以及生涩拗口的表述方式,使《刀尖》成为他的作品中故事流畅性最强的一部。但此举也引起一些读者不满,认为麦家作为茅盾文学奖得主,已经背叛了文学。 


    麦家解释道,口语化的写作可能是迫于王氏夫妇不停的催压下临时找到的办法,“因为他们总希望我真实地还原那段历史,他们有非常巨大的愿望,希望里面不要有过多的虚构,他们希望把残破的杯子去弥补,而不希望重新造一只熠熠生辉的、形状完全不一样的杯子。这种真实性,这种还原性只有让主人公出来说话,不可能在讲述过程当中过多地描写气温、天空的颜色、大地的厚度,这就是腔调。” 


    至于“背叛”文学,麦家说,“我从来不相信这个年代可以写出伟大的作品,我不相信我能写出来,也甚至不相信我的同行能写出来。也许这个时代是可以造就伟大的作品,但这个作品肯定不是在眼下这个年代可以写出来。”在他看来,伟大的作品不是用“脑”去写作,而是用“心”,但现在这个年代心完全被遮蔽了,“我觉得这个年代心失去了家园,所以我认为这个年代不是一个写出伟大作品的年代,因为我们的心没有家”。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