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展示清末十年新政改革与…
白先勇:没有青年观众 …
十年磨砺宝剑锋——评《…
蔡瑞虹忍辱十年报家仇
十年课改:改得怎样?
十年磨一剑,高山仰止情…
大清帝国的最后十年:《…
又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去…
余秋雨藉昆曲谈文化传承…
从昆曲的成功传播看中国…
最新热门    
 
昆曲十年,繁华转身与传承困境

时间:2011-12-19 21:02:16  来源:不详
、舆论宣传等方面做出了规划。除了政府扶持、艺术家自身努力外,昆曲似乎一直受到文化人的偏爱。他们敏锐地关注着昆曲的兴衰,在发展中鼓吹,在困境中坚守。现今,越来越多的人为昆曲的事业做着努力。
    1990年曾永义第一次在大陆看到昆曲演出,“惊为天物”,此后20年里他多方奔波,开传习班、进高校,在台湾培养了一大批戏迷。他也因此被誉为台湾“昆曲推广第一人”。三年排演100场青春版《牡丹亭》的白先勇,20多年不间断为昆曲奔走呼吁,被戏称为“世界昆曲义工”。著名音乐人谭盾,曾推出电子音乐版和话剧版《游园惊梦》,并和上昆张军合作实景园林版《牡丹亭》。曾在央视《文化访谈录》连讲7天昆曲的于丹,还有在日本被称为“国宝级大师”、“日本的梅兰芳”的坂东玉三郎……都在为这一曾被遗忘的艺术积极奔走。
但这风风火火的背后,隐伏的是重重现实危机。
    “‘传’字辈昆剧表演艺术家们身上有600多出折子戏,可是我们现在所有院团加在一起,除去重复的,一共有多少出折子戏?”而如果以日本能剧为例,后者和昆曲同年跻身世界文化遗产,但目前,日本不到2亿的人口尚有1000多名能剧演员,中国13亿多人却只有800名昆曲从业人员。此外,除却传承戏和人才之忧,真正令昆曲保护者们担忧的,还有昆曲复兴背后潜藏的浮躁:过度的诠释和过多的附加,过火的市场和过频的运作……柯军认为,“传统昆曲该是洗澡的时候了”,因为,昆曲的原生态不能被污染,遗产属性不能被破坏。
    中国非遗中心主任田青亦认为,在遗产的领域我们应该重在传承,“昆曲不奢望成为所有人都喜欢的艺术,而是给那些有文化、有雅兴的人预备的。”如此说来,昆曲有多美好,便几乎注定有多寂寞,过度开发和利用从来不是艺术长寿的秘诀,而孤独,也许才是艺术应有的属性。
2011年6月30日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上一页  [1] [2] [3] [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