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藏古琴,不妨先藏新琴
发扬中秋文化,不妨打好…
紫竹斋诗话:竹堪医俗不…
我们不妨娱乐化的看待北…
茅盾奖改革不妨再大些
雷泓霈:不妨多一些“慢…
图书定价,不妨返璞归真
专家呼吁学术会议应多给…
办国学班不妨用现代大学…
不妨让传统的“年味”更…
最新热门    
 
不妨多给汉语四六级考试几次模拟机会

时间:2012-1-3 19:55:13  来源:不详

近日,被网友称为“汉语四六级”的我国首个“汉语综合应用能力水平测试”,在北京[注: 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民国时期,称北平。新中国成立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上海、江苏、云南、内蒙古[注: 蒙古位于亚洲中部的内陆国,南、东、西与中国接壤,北与俄罗斯相邻。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蒙古国原称外蒙古或喀尔喀蒙古,原为中国的一部分。]和南开大学5地1校正式开考。此次只推出了“四级”和“五级”两个级别的考试,考查对象主要是中国人而非外国人。(见12月25日《扬子晚报》)

与专门针对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水平考试(HSK)”不同, “汉语能力测试”是以遏止国人提笔忘字、满口洋文、淡漠汉语的现象为目的,进而复兴传承母语文化,并推进汉语的学习和应用。该测试的一、二级分别对应小学四年级和小学毕业的水平,三、四、五级分别对应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大学毕业(非中文专业)的水平,六级为专业级程度。从考试的内容和分层递进式考评级别来看,是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的。

全程两个半小时,听说读写全部采用“人机对话”方式,内容从诗词歌赋,到社会时政,紧扣实际应用。然而首考过后,考生们多发出“意外、考晕、伤不起”的感慨,虽然没有“网络恶搞版考题”那么刁钻,但真实版“汉语四六级”考题多而庞杂,甚至有人抱怨“何苦自己人为难自己人”,而该考试更因其未来或成为机关用人参[注: 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的干燥根。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湿润的气候,多生长于海拔500~1100米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考而遭到“功利倾向”的诟病。

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一个人的素养直观表现,良好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无疑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而面对近来社会上普遍存在“外语热,母语冷”以及汉语欧化、网络语言不规范等语言文化现象,对国民进行语文教学回炉已经十分必要。熟练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理应成为国民素养的一部分,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则更需从这样的事做起。

因此,面对初出茅庐的“汉语四六级考试”,不妨宽容看待,无须过分褒贬——对汉语竭力挽救也好,对语言进行重新认识也罢,至少,它敞开大门欢迎国人报名参考,提供给国民这样一个平台来参与考评,引起人们对自身语言的重视。

当下,汉语作为一种民族语言,迫切需要最本源的运用方式和规则的回归。将其上升到“考试”层面,就是意在维护语言本身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只要能在尊重语言内蕴和规律的基础上,逐渐在考试形式内容上加以审慎地调整和改变,大可以多给其几次“模拟”的机会。(韩韫超)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