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朱健:读书不可以有成见
来新夏:读什么书与怎么…
为魏忠贤修生祠:读书人…
肖鹰:“消费历史”是电…
陈丹青:读书要“自以为…
肖鹰:学者的本色
“蓝痴”吴元新:读《蓝…
来新夏:读《浙江历史大…
灵魂的“拷问”:读《忠…
《读书人站起来》:读书…
最新热门    
 
肖鹰:读书说竹

时间:2012-2-2 16:29:06  来源:不详
    清代学者符曾说:“凡花之妙,在于香色。而竹则无色无香,独妙于韵。盖香色易知而韵难知,宜赏韵者鲜矣。”(《评竹四十则》)这是我所见对“竹之为物”的至为精妙的评断。我以为,无论以中华审美风尚的精髓而言,还是以竹所给予中国文化[注: 中华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即汉族文化,汉文化。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以文化圈概念亦被称为“汉文化圈”。中国文化不但对韩国、日本,]史的精神意蕴而言,识竹都当从一“韵”字着眼。但应当指出的是,“中华竹韵”,若谱为曲,不可方物之处,绝不止于竹之为物的隽致幽妙,而且还在于中国文化所投射于竹枝、竹节、竹叶、竹梢的那宇宙之光的灵明。换言之,在中国文化范畴中,竹物为韵,实则就是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中,历代文人墨客与竹共同居处生息而体会提炼出的生命感识的诗意结晶。

 

    李贽说:“今之爱竹者,吾惑焉。彼其于王子(猷),不类也,其视放傲不屑,至恶也,而唯爱其所爱之竹以似之。则虽爱竹,竹不固不之爱矣。”(《焚书·方竹图卷文》)以竹似我而爱竹,不是引竹为我同类爱竹,平等真挚地爱竹,而是单单以竹为我的比拟和表现,这看似“爱竹”,实为“放傲不屑”的态度,是得不到竹的爱的——竹的生动韵致就必不与我相会。“然则王子(猷)非爱竹也,竹自爱王子耳。夫以王子其人,山川土石,一经顾盼,咸自生色,况此君哉!”(同上)以同类之心爱竹,竹才得与你相亲切。如此,眼前只是一竿枝叶扶疏的翠竹,你亦可感悟到拨动你人生琴弦的无尽神韵。

 

    当代审美,凭高新技术的制造和控制力,以对物象的肆意宰割和占有为能事,结果不仅导致物象资源的可怕耗费,而且造成物象的无意义化和无趣味化嬗变。自然物的风采神韵必须在人与物相居相伴、性情往来中才会被感触、生发。如我们能从古人知竹爱竹的情致中得此启发,则可从当下对物象的贪欲追逐中解放出来。如此,我辈今人方不负王子猷“何可一日无此君”的天真至情。

责任编辑: 林杏子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