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文明对话史”丛谈之五…
《老子》译话:道可道,…
“文明对话史”丛谈之四…
紫竹斋诗话:山花也有广…
古代盗墓圈黑话:尸体称…
古代盗墓圈黑话:尸体称…
古代盗墓圈黑话:尸体称…
“文明对话史”丛谈之三…
“文明对话史”丛谈之二…
中日文化名家对话 关注…
最新热门    
 
对话:什么是“中国心”

时间:2012-3-20 10:35:17  来源:不详
是普世的自然理性的一种表现,尽管不是一个完美的表现,但也是一个表现。这是他认为中国文明有价值的理由。赫尔德的理由就与莱布尼兹非常不一样,他被认为是民族文化主义的创始人,也就是“特殊主义”的创始人。赫尔德是浪漫主义最早的先驱思想家,浪漫主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天才的概念,当然他也受到康德第三批判里天才概念的影响,他是康德的学生。在赫尔德看来,中国文化是由一些中国的天才发明出来的精英文化,他们的学说代表中国文化的独特的本质。在他看来,中国文化是有价值的是因为它是“中国”文化,是因为他和其他国家中的天才所发明的其它文化不一样。这里的重点是“中国”二字。中国文化是有价值的,是因为它是“中国”文化。其价值来自它的特殊性。

 

    我们与古代的先哲们有一个巨大的差异,那就是他们把自己的学说看作是普世的“真理”,普世的“文明”。 而今天的我们往往把中国文化看作是中国所特有的东西,是世界上许多“文化”中的一种“文化”。施特劳斯有一个很著名的说法,他说我们必须以古代先哲理解他们自己的方式来理解他们。他这话是什么意思呢?他是说如果古希腊的哲学家对他们的学说的自我理解是“普遍真理”的话,我们今天就应当采纳他们的这一自我理解。我们不应当说他们的学说不过是一种文化,叫做“古希腊文化”。我觉得这也适用于我们古代中国的先哲。他们认为自己的学说所弘扬的是“华夏文明”,是“普世的道”,他们把自己的学说看作是“道心”的表现,而且这个道心是普遍的,是任何“人”都有的心。也就是说,如果他们来到这里参与这场讨论,大概不会问“何为中国心”,而是“何为道心”。

 

    我认为,或许我们不应该过分地强调民族文化主义的这种走向世界的方式。我们从19世纪以来一直走的就是这一个思路。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不过是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发明出来的一套关于自我认同的思路。它既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恒古不变的”。当然,我也不相信我们可以回到古代,回到古代贤哲的极端的普世主义的思路。或许我所想象的这个立场是一种第三条道路。它既不是极端的独特主义,也不是极端的普世主义,我对此其实并没有答案,我只是想提出这个问题:是不是可以有这样一个第三种走向世界的方式?这样来讨论中国文明如何走向世界,会不会是未来的一种新的走向?

责任编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