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孙中山称谓历史渊源 这…
孙中山称谓历史渊源 这…
孙中山称谓历史渊源 这…
陈寅恪铜像中山大学落成…
中山国古墓葬船坑罕见 …
中山国古墓葬船坑罕见 …
中山国古墓葬船坑罕见 …
神秘的中山国(2)
神秘的中山国(1)
3月12日 《四库全书》编…
最新热门    
 
孙中山称谓历史渊源 这个名称带有亲日色彩?(2)

时间:2012-3-25 9:36:15  来源:不详
了竭力维护大汉正统的正义者形象,成为中山文化走向全国的一个标志性人物。特别是自南宋以后,伴随着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南侵与汉族政权日益丧失对中原的控制和影响,刘备及其蜀汉政权在华夏主流文化中的影响力却与日俱增。从朱熹编著《通鉴纲目》确立“帝蜀寇魏”的蜀汉正统,到文天祥《正气歌》中对诸葛亮《出师表》的极力推崇,乃至关汉卿创作的经典剧目《单刀会》中,对捍卫汉室正统、坚守汉家气节的关云长的激情讴歌,都深情抒发了遭受外敌入侵和身处民族歧视重压下的广大百姓渴望挞伐强虏、恢复中原汉族政权的强烈心愿。这种社会大众心理,又为日后朱元璋发动北伐“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奠定了雄厚的群众基础。作为朱元璋手下的两员得力大将,徐达首封信国公(朱熹和文天祥的封号),死后被追封为中山王,汤和首封中山侯,后加封信国公,也就颇有深意了。明清时期,一部《三国演义》的广为流行,更使得蜀汉政权的正统地位被不断凸显和强化。清朝统治者为淡化民族矛盾,以“为明复仇”自我标榜,强调自身是继明之“正统”。一方面指责历史上的曹魏政权为“篡逆”,与此同时,对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蜀汉君臣则大加颂扬。在统治者的有力推动下,作为“中山靖王之后”的刘玄德通过小说、戏曲等大众文化传播形式更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了一位士庶共仰、妇孺皆知的“仁君圣主”。康熙年间[注: 个人简介 康熙帝,满族,全名爱新觉罗·玄烨,庙号清圣祖,“康熙”为其年号,清朝习惯以年号称呼皇帝。康熙系满清入关后第一皇帝顺治皇帝的第三子,]吴乘权等人编篡的《纲鉴易知录》,将徐达病逝后朱元璋下诏赐葬“钟山”的记载,看似不经意地写成“中山”,从而把明太祖与刘备直接联系起来,因为朱元璋的孝陵也在此山。[13]可是令清朝统治者始料不及的是,他们高度认同的“刘皇叔”, 在百余年后竟然会被革命者视作兴汉反满的精神先驱。1895年11月,孙中山广州起义失败后首度流亡日本,他在横滨曾对冯自由说:你读《三国演义》“知喜孔明,即是明古今顺逆之理。我等之兴中会,便是汉朝之刘备、诸葛亮,今之满洲皇帝,便是曹操、司马懿;我等之起兵驱逐满洲,即如孔明之六出祁山[注: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曾率蜀汉军队六次出祁山北伐攻魏,前后历时七年,皆以失败告终。正史中诸葛亮用兵祁山只有两次。]也。”[14]在这里孙中山就已自比为当今“中山靖王之后”刘玄德了,而此时连“中山樵”的化名还不曾诞生。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