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被误解的孔子:孔子不是…
风信子:读书情缘
傅佩荣谈孟子:最大贡献…
向古代母亲学教子:宽严…
正本清源说孔子:孔子与…
叶圣陶之子:老开明国文…
方舟子:文学描写“一夜…
谷牧谈孔子:他在历史上…
“偷听敌台”的日子:《…
成都宽窄巷子:寻找文态…
最新热门    
 
杨叔子:“读好书”与“做好人”

时间:2012-4-30 20:26:46  来源:不详
出抽走导致塔倒塌的最后一块砖时,就导致了质变。当时,我就想到了我国古谚:“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两本书,使当时解放初期还只十六七岁的我下决心跟着共产党,对献身共产主义崇高的事业树立了坚定的信念。很快,19501月我就入了团,19562月我就入了党,无论是百花争艳的春天、天高气爽的秋季,还是暑气逼人的盛夏、天寒地冻的严冬,无论是身处顺境逆境,我抚心无愧,从未对自己的坚定信念有所动摇。

 

    如果深究我之所以能如此的原因,至少有两点:首先是中华民族文化、经典著作对我影响深,我从4岁到9岁,就是在学习传统文化中度过的。特别是《论语》对我自幼深深的熏陶。其实,《论语》中的词汇、语句、论述、思维等等早已深入了我国人民生活与思想之中,从“启发”、“反省”到“温故知新”、“后生可畏”,到“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君子不器”、“和而不同”,如此种种,何能胜数。在思考问题或感情沸起时,幼时所受的这些教育内容就自然会在其中。所以,在我接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工作后,又一次读了《论语》,后来,至少有10次以上,用《重读〈论语〉——兼谈如何读书》为题,作了系统的演讲,实质上,是汇报我个人读书,特别是读《论语》的内心体会。演讲中我谈了四点体会:一、读书,就要把握整体地读,以孔解孔,这就防止理解走偏。例如,“学而时习”这个“习”字,主要是“实践”的意义,而孔子[注: 孔子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所讲的“学”不仅是指向“书本”学,而且更重要的是向“实践”学,在“实践”中学。二、读书,要抓住重点地读。一本书是个整体,但其中会有主有次,应当抓住重点。《论语》的重点有二:一是“仁”,一是“学”。“仁”是孔子希求人能达到的最高境界,而“学”是达到此一境界的道路。当然,再深入下去,孔子学说的精髓是“中”、“中道”、“中行”、“中庸”,而所有这一切的基础是诚信。《论语》中的“忠”主要涵义是“诚”。三、读书,要下学上达地读。一本书,一篇文,一段话,它的论述往往是针对在当时条件下具体的事情,在形而下的层面上,读者还应抽象到形而上的层面上去理解。《论语》讲治国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今天就可理解为:各应在其位,各应谋其政。四、读书,要联系实际地读。读书,我不赞成统统要“立竿见影”,社会急需的而自己又能做的当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