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卦辞的作者是周公
卦辞定型的上限是成王时期,因为其中有“康侯”,古“康”字,也作“唐”字。周代的康侯无论是卫康侯还是“唐侯”都是成王时所封。卦辞的作者不明。相传文王制卦辞、周公制爻辞,不确,文王作卦序和卦名,周公作卦辞倒是有可能。
清华简《耆夜》记载:
武王八年,征伐耆,大戡之,还,乃饮至于文太室。毕公高为客,召公保奭为介,周公叔旦为主,辛公甲为位,作策逸为东堂之客,吕尚父命为司正,监饮酒。王夜举爵酬毕公,作歌一终曰《乐乐旨酒》:“乐乐旨酒,宴以二公。任仁兄弟,庶民和同。方壮方武,穆穆克邦。嘉爵速饮,后爵乃从。”王夜举爵酬周公,作歌一终曰《輶乘》:“輶乘既翼,人备余不胄。组士奋甲,殹民之秀。方壮方武,克燮仇雠。嘉爵速饮,后爵乃复。”周公夜举爵酬毕公,作歌一终曰《赑赑》:“赑赑戎服,壮武赳赳。宓情谋猷,裕德乃就。王有旨酒,我忧以浮。既醉又侑,明日勿慆。”周公又夜举爵酬王,作祝诵一终曰《明明上帝》:“明明上帝,临下之光。丕显来格,歆厥禋盟,於□□□。月有盛缺,岁有歇行。作兹祝诵,万寿亡疆。”周公秉爵未饮,蟋蟀跃升于堂,周公作歌一终曰《蟋蟀》:“蟋蟀在堂,役车其行。今夫君子,不喜不乐。夫日□□,□□□荒。毋已大乐,则终以康。康乐而毋荒,是惟良士之方。蟋蟀在席,岁聿云暮。今夫君子,不喜不乐。日月其迈,从朝及夕。毋已大康,则终以作。康乐而毋荒,是惟良士之瞿瞿。蟋蟀在舍,岁聿云徂。今夫君子,不喜不乐。日月其除,从冬及夏。毋已大康,则终以惧。康乐而毋荒,是惟良士之瞿瞿。”
由周公作祝诵可见,周公本人还兼有《礼记》所载“大祝”的职务,卦辞依月份记载祭祀和贞卜等事,并根据这些事儿的结果进而劝训时人当如何依礼行事,正合周公的身份。
三、爻辞的作者是史籀
爻辞定型的上限是宣王时期。作者应该是史官,宣王时期的史籀最有可能。
为什么说宣王时期是上限呢?有这样一些原因:爻辞中记载有“武人为于大君”、“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等情况,这些武人夺位、为利而侵、朝令夕改、不事王侯的隐居情况,似不当在西周早中期发生,而与西周晚期的厉王时的国人暴动[注: 国人暴动:周厉王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利政策,又命令卫巫监谤,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杀戮。当时国人有参与议论国事的权利,甚至对国君废立、贵族争端仲裁等有相当权利,同时有服役和纳军赋的义务。]、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