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刘梦溪:周汝昌不仅是红…
刘梦溪 到底什么是国学…
刘梦溪 到底什么是国学…
刘梦溪:传统价值现代意…
刘梦溪:茅威涛和《藏书…
国学大师刘梦溪:纸面文…
刘梦溪:学兼四部的国学…
刘梦溪:国学与诗学
刘梦溪谈文化传统:时下…
最新热门    
 
刘梦溪自述:《中国文化的狂者精神》

时间:2012-6-9 15:39:01  来源:不详
纠正数处笔误。于是2010年9月,我索性放开手脚,又重新作了一次更为系统的梳理和增补,结果篇幅扩到五万字。2011年2月,辛卯春节期间,最后修改定稿此文。《读书》刊载时,限于刊物的体例,采用的是随文注释的方法,现一律改为篇末注。原注较简,现凡有引证,均一一注明出处。引用书则视手头所有,不过于讲究版本的善与非善。惟《论语》使用的是程树德的《论语集释》,《世说新语》用的是余嘉锡的《世说新语笺疏》,杜甫[注: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公元712年2月12日(唐客宗太极元年正月初一日)生于巩县。]用的是钱牧斋的《钱注杜诗》,或取其详博,或为个人所好。而且分出了章节,引言之外,共得十二章,即:第一、孔子狂狷思想的革新意义;第二、秦汉时期[注: 秦汉时期是中国秦汉两朝大一统时期的合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首次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统一,秦王政改号称皇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的狂直和佯狂;第三、魏晋士人的诞狂和“理傲”;第四、从“竹林”到“田园”到“禅林”;第五,李白和唐代的诗狂;第六、苏东坡的诗狂和酒狂;第七、李卓吾“豪杰必在于狂狷”说;第八、王阳明的“狂者胸次”和“圣狂”;第九、袁宏道[注: 据说为苏轼的后身。-yuanhongdao]论“狂”为“龙德”;第十、狂者精神在清代的匿迹和销声;第十一、清末民初到五四的顿狂与敛退;第十二、狂之两忌:“狂妄之威”和“举国皆狂”。这样一来,似乎真的像一本专书了。

 

    我研究此一问题的学术收获有几方面。一是肯定孔子的狂狷思想在我国思想文化[注: 西方思想文化15世纪至17世纪,可以说是欧洲社会的转型时期,是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欧洲经历了重大变革,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文艺复兴”运动。]史上具有革新的意义。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狂者”和“狷者”这两个专门语词,就发源于此。本文使用的“狂者”的概念,就是以孔子的原创发明为依据。“狂”和“狷”的特点,都是不追求四平八稳,只不过一个表现为积极进取,一个表现为洁身自好和有所不为。“狂者”和“狷者”都有“恒一”的品性。求之“六经”,“狂”之一词无例外都作为负面义涵来使用,惟孔子给予正面解读,这在中国文化的观念的思想史上,显然有重大的观念革新的意义。孔子论狂狷,是和中行、乡愿并提而连类的,因此我称之为孔子释人之性向的“四品取向”,即人的品相可约略分为中行、狂、狷、乡愿四种。至于“四品”的排序究竟如何,看孔子的口气,“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自然中行居四品之首。乡愿为孔子所痛恨,斥之为“德之贼”,必处尾端。可实际上,最近乡愿者,却是中行,和乡愿最捍格不入的是狂狷,而非中行。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