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刘仰东:话说成都——圈…
刘仰东:去趟民国
刘仰东:胡华和宋涛——…
谭旭东:中华文化的重塑…
李东东:清华赋——贺清…
丁东:中国大学向何处去
曹海东:《论语》之“敏…
刘延东:在新的起点上推…
刘仰东:民国众吃相
李东东:从新闻出版大国…
最新热门    
 
瞿林东:追寻历史之魂

时间:2012-6-16 12:16:19  来源:不详
8年出版的《史学志》一书中,设置专章论述中国古代的历史理论。他在2006年出版的《中国史学通论》一书中,设置了“走进史学的理论园地”专章。他在主持《中华大典·历史典·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分典》(2007年出版)的编纂中,设置了历史理论总部,下分12个分部。这都表明,他的思考和研究从未停止过。

 

    2011年,当他带领的学术团队将百余万言的三卷本《中国古代历史理论》呈现在学界面前时,人们惊羡、振奋。

 

    学界素来视“突破”、“创新”为治学的目标和追求的境界,学人为此孜孜以求,奋斗一生,即便如此,有人可及,有人抱憾。《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问世,让他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长久以来,人们认为中国古代史学长于记述,短于理论,甚至认为中国古代史学没有历史理论,有的只是一些零星的历史思想。黑格尔[注: 黑格尔,全名为: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年8月生于德国的斯图加特。]也不无偏见地说:“中国人没有能力给思想创造一个范畴(规定)的王国。”瞿林东和他的学术团队的研究证明:中国古代史学不但有历史理论,而且源远流长,丰富厚重。由此,史学界认为《中国古代历史理论》冲击了一个认识误区。

 

    诚然,此前史学界也有关于古代历史理论的单篇文章发表,而《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成就和特点在于它按照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脉络、基本面貌,从丰富纷纭的思想见解中清理出若干重大的历史理论问题,并条分缕析、深刻阐述,进而揭示中国古代历史理论产生、发展、繁荣的基本规律。由此,史学界称赞《中国古代历史理论》填补了一项学术空白。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