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陈庄西周城址现“齐公”二字:专家判定为姜太公 |
 |
时间:2012-8-14 13:49:48 来源:不详
|
|
|

陈庄西周城址

遗址发掘现场

M18墓葬出土的铜簋底部铭文
记者 陈巨慧 通讯员 刘恒波 杨洪永 8月8日-10日,“甲骨学暨高青陈庄西周城址重大发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高青召开。与会的百余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对被列为“2009年国家文物局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社科院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陈庄西周城址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进行论证,并初步认定陈庄西周城址当为姜太公所建齐国初都营丘,或营丘故城就在这一带。 说起营丘,就必然要提到姜太公。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姜太公就是《封神榜》上那个料事如神的白胡子老头,他册封[注: 基本介绍古代帝王以封爵授给宗族妃嫔以及少数民族首领等,都经过一种仪式,在受封者面前,宣读授给封爵位号的册文 ,连同宝印一齐授给被封人,称为册封.如清代封亲王,世子和他们福晋的册用金质饰金;封郡王,郡王]了诸神,可以说是统领365路神仙的“神上神”。但据史书记载,姜太公实有其人。姜太公辅佐文王、武王伐纣[注: 文王死后,武王继位,以太公望为师,周公旦为傅,召公、毕公之徒左右臣,继承文王的事业。第二年,武王举行军事演习,东观兵,至于盟津,八百诸侯不期而会。],是周朝的开国功臣。后来周武王[注: 周武王(约前1087年—前1043年),西周的创建者,姬姓,名发,谥号武王,西周时代青铜器铭文常称其为珷王。是周文王的次子。]分封诸侯时,姜太公被“封于齐,都营丘”。但在现代史学研究中,只有文献典籍[注: 泛指古今图书。 汉荀悦《汉纪·成帝纪》:“光禄大夫 刘向 校中秘书,謁者 陈农 ,使使求遗书於天下,故典籍益博矣。”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典籍》:“ 开元 中,定四部目録,大凡五万一千八百五十二卷。]与考古发现相互印证才能称为信史,姜太公虽然多有记载,但在考古发掘中从没出现他的身影。陈庄西周城址的诸多发现,让姜太公一步步走下神坛。 □8月8日,记者来到已被回填的陈庄西周城址上,被杂草覆盖的遗址上散落着一些碎陶片,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这座沉睡了3000年古城的传奇。 陈庄西周城址的发现要从2004年秋天说起。 因南水北调工程,省、市、县文物部门共同组成文物勘察队,对高青沿岸的文物进行调查。工作队沿小清河北大堤由东向西走,沿途搜寻河岸上外露的陶片。当他们来到花沟镇陈庄村东南方向 [1] [2] [3] [4] 下一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