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马亮宽:皆为神州惜大儒…
高峰:陈寅恪先生的治学…
路文采:一梦华胥四十秋…
陈寅恪铜像中山大学落成…
中山大学陈寅恪学术讲座…
置不变于万变之中——读…
吴江:陈寅恪今天当得了…
陈寅恪借出毛主席书信平…
试析陈寅恪——孤独的中…
吴学昭:杨绛与寅恪先生…
最新热门    
 
陈寅恪归葬庐山之谜

时间:2012-9-1 11:40:17  来源:不详
陈寅恪(1890-1969)祖籍江西义宁,出身世家。所谓“陈氏[注: 姓氏起源: 出自妫姓,其始祖为妫满,也为虞舜之后裔。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公元前1045年,]一门”,是指从祖父陈宝箴[注: 陈宝箴(1831-1900.7.22),谱名陈观善,字相真,号右铭,晚年自号四觉老人,江西省义宁(今修水)县人。1852年乡试中举人出仕,文才、韬略和办事能力深为两湖总督曾国藩所赏识。]、父亲陈三立到陈寅恪这三代人。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他与被称做“全国最开明的一个人”郭嵩焘及黄遵宪[注: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改革先锋、诗人、外交家黄遵宪做梦也没有想到,他写于1896年的一首诗《赠梁任父同年》( 梁任父,]等人相友善,他们突破陈腐的夷夏观念,积极参与戊戌变法[注: 戊戌变法又名百日维新,是清朝光绪二十四年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这次变法主张由光绪皇帝亲自领导,进行政治体制的变革,希望中国走上君主立宪的现代化道路。],学习西方文明。西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后,参与维新的四君子在菜市口殉难,其中刘光第、杨锐为陈宝箴所举荐,陈氏父子因此以“滥保匪人”罪而被革职还家,“永不叙用”。这一年陈寅恪9岁。家国大难之后,陈宝箴携家带口回了江西老家,陈三立索性专注于诗歌创作,“凭栏一片风云气,来作神州袖手人”。这个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显赫门庭,走向了与传统仕宦截然不同的结局。

 

父亲陈三立不要孩子应科考、求功名,在陈寅恪13岁时就把他和哥哥送去了日本。自小博闻强记,打下坚实旧学基础的他,因此并行不悖地接受了西方文化。

 

后来陈寅恪因病从日本回国,考入复旦公学,这是上海一所新式学堂,相当于现在的高中。陈寅恪成绩优秀,掌握了德语、法语。1909年,陈寅恪毕业,他带着复旦公学的文凭,也是他平生唯一的一张文凭,登上了去西洋的轮船。父亲陈三立赶到上海,送别陈寅恪。他把父辈两代人变法图强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nb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