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少有的一场文学创作“答…
教育部中国高校首届文学…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8月24日 北宋文学家苏轼…
中国国民的“文学生活”…
周质平:从晚明小说看中…
中国“百慕大”再次启动…
评:“王刚砸赝品”砸出…
“一部《施蛰存全集》即…
经典时光:与文学经典对…
最新热门    
 
当下文学翻译为何难出大师?围绕出版轴心转

时间:2012-9-1 11:40:28  来源:不详
7月21日,中国第一位翻译名著《十日谈》的王永年老先生去世,让老一辈文学翻译大师[注: 大师,现在指在某一领域有突出成就、大家公认并且德高望重的人。因其意义比较广,还有佛的十尊号之一、官名、学者专家的尊称、对年纪大的老师的尊称等。]中又少了一位。大师远去,而关于翻译的话题却因此而发酵。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就是,近些年,中国翻译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低谷。 
  有网友感叹说:“翻译稿费那么低,当代翻译事业要发展只能靠高帅富、白富美们无私奉献了!”如今,全民都在风风火火学外语,然而,好的译者却越来越青黄不接,好的译著也越来越少见。恶劣译品却充斥着市场,非专业的、不负责任地乱译随处可见。甚至,有些译者出一本书换一个笔名,完全不负文责。在出版多将商业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时代,文学翻译的严肃性越来越不重要。难道,我们的文学翻译进入了一个“比烂”的时代吗?
  专题采写:
  记者 李文
  本期嘉宾
  余中先  何刚强  林少华  赵武平  范晔[注: 范晔[运动员],范晔[史学家]]
  出版成轴心 翻译问题多
  我在很多场合都在讲现在翻译出版领域的问题。翻译工作如果围绕出版轴心转,不是不可以,但会带来种种问题。在出版和翻译者的关系中,翻译人往往没有决定权。稿费太低,挫伤了译者的积极性。出版社为了抢时间,给译者的时间太紧,也会影响质量。当然,也有的译者水平有限。现在,出版社的编辑也没有时间精力去做很细致的后期工作。就拿稿费问题来说,国家新闻出版署在多年前曾经出台过相关的著作版权法令,当时有给了一个大约是每千字20~60元的翻译稿费参考数值。这么多年过去了,出版社仍在按照这个标准给译者稿费。
  在国外,出版行为比较成熟,有自身平衡的机制。各种层次的作家、译者、读者都有。所以,出版各种类型的图书,虽不至于发财,也不至于饿死。在国外,有文化基金会等资助机构会出资资助这些很难盈利,却很有文化保护培育价值的出版行为。而在中国,应该说晚清以来,总的传统是尊重翻译家的。但现在来看,翻译者的工作换不来实际的名和利。不仅稿费低,也不能靠这个工作得到应有的肯定。在高校体制内,翻译作品不能算作教授们的学术成果,这打击了许多年轻人的积极性。现在有钱人倾向于投资到体育、电影这些能盈利的项目中。文化多是为了搭台让经济唱戏。实际上,真正的文化是难以带来商业利润回报的。以商业的逻辑很难真正做好文化事业。
  现在翻译界人才青黄不接,尤其是小语种的文学翻译人才。除了英语以外,学习小语种的人很少做翻译工作。这就使得很多好的作品难以推出。解决这个问题是个长期的工程。要真正给名、给利,让有心做翻译工作的人能在这个行业生存下来,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吸引人才。在大学外语系,在课程设置上要加强文学翻译训练,尤其是要鼓励外文教师们从事[注: 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晶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congshi]翻译工作。整理翻译乱象,这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涉及多方面改变的问题。
  过了四、六级,可以搞翻译?开玩笑!
  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现在翻译工作存在很大的问题。学外文的人数一直在增加,但是翻译的质量却一路在下降。当下学外文的条件很好,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