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10月27日 近代启蒙思想…
龚鹏程:国学经典阅读目…
龚鹏程:国学经典阅读目…
龚鹏程:国学经典阅读目…
大学教师自述科研项目结…
绝密“816”核工程:可…
海派清口的前程:更上一…
最新热门    
 
龚鹏程:陈兴武《通行本〈二十四史〉勘评选》序

时间:2012-10-18 20:21:15  来源:不详

  一九八三年,我担任台湾淡江大学中文系主任时,偶过学校图书馆,看见工人正在清理杂物,以板车将一些废置不用的桌椅文具拉走,其中有一大堆破旧杂志弃纸。我跑去把那些废纸翻出来,大大吃了一惊:竟有一大套商务印书馆的百衲本《廿四史》。我问馆员为什么要扔掉这套书,馆员说这样大的套书占地方,且既已有了新校标点本《廿四史》,谁也不会再看这种刻本书了,它放在馆里多年,原本就几乎没人查考过,今后更成了废物,不清理掉干什么呢?我不知该跟他说啥,便道:“我替你代劳,把它清理了吧!”他大为感谢,遂让我另雇了人用板车把书拉了回来,在系办公室专做一柜子贮存之。我每天去上班,看见这套书,都是既欣慰又感慨。

  陈兴武作的《廿四史对勘述评》,跟这个故事有奇妙的呼应关系。

  中华书局的点校本,是一九四九年以后大陆最重要的古籍整理成果,据称也是最正确、最有用的版本,汇聚当时一流之人才,历时二十载,才克告成。因此刊行以后,迅速取代了各种史籍的旧刻本。除了版本专家或为了特殊的版本研究,学者所读所用之廿四史,都是中华版。包括现今各种电子资料库的文本,大体也径采中华本,连台湾亦不例外。

  在此情况下,旧椠如系古籍善本,尚可收入善本书室当成古董供奉,聊发思古之幽情;像百衲本这样只是影刊旧本的,在图书馆员眼中,自属废物无疑。何况,点校本在校勘时本来就大多采用百衲本为底本,或以百衲本为主要版本依据,再予加工,因此百衲本之精华尽萃于点校本。犹如人蔘伏苓,既经提炼,旧躯骸便与药渣无异,不倾弃了还要干什么?

  我把这批药渣拿回来珍什藏之,除用以充我系所之门面外,乃是知道它还有些点校本不能取代的价值。但我学殖不足,又无暇将之与点校本一一复核,故亦仅能抢救保存之,无法对它做更多的事。

  兴武就不同。他认为当年点校廿四史,编校未得其时、取据未得其本、领事未得其人、任人未尽其才、举错不得其法。是故体例不一,用舍无恒;多取近体,乱废古字;且随意改窜,颇失本真。取与百衲本往复对勘,更可发现许多百衲本不误而点校本错了的现象,因此发愤撰成这一部《廿四史对勘述评》。

  廿四史卷帙浩繁,常人要浏览一过都很困难,兴武却要通体核校,其难可知。幸而他师从栾贵明先生,利用栾先生主持的同文数据库检索核对,省事许多。考校之际,又得到栾先生不少指导,故创获甚丰。栾先生久从钱锺书[注: 钱钟书,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先生游,以百衲本对校点校本廿四史,本即为钱先生之倡议,栾先生继为之。先藉资料库检索异文,再由其研究院执事初校一过,兴武又重为勘校,自然易於臧事。但其进学之勇以及精力之盛,仍不难想见。他本是工科出身,自修文史。诗文尔雅,乃我素知,初不谓其板本校雠之业、训诂名义之学亦竟精邃至此,观之颇为感叹。

  他的做法,是以百衲本和点校本对校,发现点校本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我把他发现的问题归纳为两大类,一是体例可商者,一是文字错谬者。前者如点校本《史记》把《集解》《索隐》《正义》之序及《正义》论例全部移到书末,而且把小司马的〈补史记序〉删掉了,内文又把小司马所补〈三皇本纪〉也给删了。此外,《索隐》中商榷体例、考证异说之处,也动辄删去。这些涉及体例的问题,不只《史记》如此,其它各史亦多有之。文字错谬者,则是说点校本以博采善本、精校标点著称,而其实校勘不精,且喜改窜,故反而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