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评:南怀瑾对教育的焦虑…
评:文化干部行贿诺奖评…
于丹自称好学校里的差学…
新版词典未收录“同志”…
学位论文检测催生地下交…
评:开心学国学既不国学…
评:“低俗文化”成为网…
陈云的爱情观:老实人跟…
评:“80后”写作与应试…
评:从朝鲜歌剧《红楼梦…
最新热门    
 
评:老院落是北京城的血肉 失去他们就失去了灵魂

时间:2012-11-18 16:29:51  来源:不详
北京城以街道和胡同为经脉的棋盘式格局,以雍容的气度包含各具特色的合院住宅,组成辉煌的民居体系。位于东城区的总布胡同是一条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北京老胡同,明朝时因总捕衙署(相当于现在的市公安局)设在这里又称总捕胡同;清末宣统年间,更名为总布胡同,并且以朝阳门内南小街为界一分为二,民国时将原城隍庙街改称北总布胡同。历经沧桑的北总布胡同32号院几易其主,1956年成为人民美术出版社所在地。因为工作的原因,我走进这个院落,并通过这个院子认识了中国庭院建筑承载的厚重,感悟了传统美术的肌理血脉,更体会了中国文化[注: 中华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即汉族文化,汉文化。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以文化圈概念亦被称为“汉文化圈”。中国文化不但对韩国、日本,]人的执著与坚守。 
  10年前,按照该地区规划,该院落拟置换安置到北二环原化工出版社旧址,建筑面积比原来扩大近一倍,毗邻青年湖公园。从区位、办公环境等方面考量,都是不错的选择。然而任凭主管部门动员解释,承办建设单位巧舌鼓动,甚至是各级领导亲自出面,出版社的同志就是不为所动。当时我作为项目负责人也是十分费解。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和几位同事来到这个院子。一进大门,周总理手书的“人民美术出版社”7个饱满的烫金大字映入眼帘。这个院落虽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遭受拆建改建破坏,但还依稀可见旧时的轮廓。院内前堂后室,内外区分开来,方正对称的格局,尊卑有序的空间,浑厚敦实的风格,浓荫遮蔽的院落,隔绝尘嚣,自成一方天地。建筑采用典型的北方官式手法砌筑,色彩凝重,彰显北方文化端庄大方的风格。
  门口值班的老人向我们介绍起院落的历史,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讲起发生在院子里的故事,绘声绘色、引人入胜、发人深思。近代史上发生在这条胡同的一些重大事件一一浮现,有近百位历史文化名人曾住在这里,演绎了一幕幕辉煌的篇章。
  这个院落规模不大,空气中弥漫着书卷气息。这里作为北平国立艺专的旧址,曾经掀开了中国美术崭新一页。1946年,徐悲鸿北上出任北平艺专校长,在这里他呕心沥血,网聚一大批志同道合者,推行“融合中西”的艺术主张。现在的人美社图书资料室曾是徐悲鸿的校长办公室。他征聘研究人员如冯法祀、艾中信、李瑞年、孙宗慰、宋步云、文金扬、陈晓南、宗其香等;聚集有名望的遗老耆少如齐白石、蒋兆和、叶浅予、李可染、李苦禅、田世光、董希文等;甚至将与其艺术观点相悖的如寿石工等聘请来教授篆刻和古典文学。当年黄包车夫拉着齐白石到这儿停下,徐悲鸿搀扶着白石老人拄杖到教室讲课是院内的一景。
  这个院子里发生的“三教授罢教事件”和中国画发展的争论,对中国美术产生过重要影响。徐悲鸿决意推行写实主义的新艺术主张,触怒了在艺专国画组兼任的秦仲文、李智超、陈缘督3名教授,他们借教学问题爆发了一场论战,引发了罢教事件。因他们同为北平美术会成员且长期居住在北京,这场风波实质上是国画与西画该如何发展的必然碰撞。1947年10月15日下午的记者招待会上,徐悲鸿校长在这个院子里发表《新国画建立之步骤》的讲话,倡导“建立新中国画,既非改良,亦非中西合璧,仅直接师法造化而已”。其抑扬顿挫慷慨激昂的发言,集中了蔡元培等学界领导的智慧。在“坚持素描是造型基础不动摇,以承继传统为根本不动摇”思想的指导下,方增先、刘文西、黄胄、杨之光等一批标致性画家相继涌现,在中国美术史及至世界美术史上留下印记,引领中国美术走向辉煌。而徐悲鸿同样最欣赏的画家如齐白石、傅抱石、黄宾虹、张大千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