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梁漱溟之子忆父亲:为跟…
梁济自杀前问儿子梁漱溟…
最后的儒家梁漱溟(1)
最后的儒家梁漱溟(2)
6月23日 外交家伍廷芳病…
梁漱溟:虽问政仍是书生…
梁漱溟回忆延安之行:与…
最后的儒家 遗世的绝响…
简论梁漱溟的中国文化现…
梁漱溟文化生命理论及其…
最新热门    
 
梁漱溟多次强调自己不是学者:更倾向于行动派

时间:2012-11-22 12:07:10  来源:不详
见研究对象,只得赴台湾与香港收集资料,寻访其故交旧友。

  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后,两国文化交流渐频。1973年,艾恺以美方访华翻译身份,来到北京。他提出要见梁漱溟,被工作人员婉拒,抱憾返美。

  1975年,艾恺博士论文完成。1979年,论文《最后的儒家》出版,并获费正清东方最佳著作奖。

  这部书,让梁漱溟在西方汉学界被“重新发现”。

  陌生人来访

  不久,艾恺在美接到陌生人来电。来电者姓胡,年过八旬,自称梁漱溟20年代在北大的学生。刚从中国抵美的胡老,告诉艾恺,梁先生知道了《最后的儒家》,并邀作者当面一叙。几个月过去,一名朱姓女学生,刚自北京来美与父团聚,在课后找到艾恺,手里拿着“梁伯伯”“文革”后乔迁新居的地址。艾恺按这一地址寄去了《最后的儒家》。收到书,梁漱溟给艾恺写了封信,希望两人面谈。

  1980年,艾恺来京,在梁家的礼遇中,和梁漱溟有了长达两周的对谈。一支麦克风、一张小桌子,每天三小时。那一年,梁漱溟87岁,但思维清晰。1984年9月,艾恺再次来京,两人二次对话,时间一周有余。让艾恺称奇的是,91岁的梁漱溟,健康状况与87岁无异。1985年之后,艾恺与梁漱溟多次闲谈。1986年春,艾恺至梁漱溟从事乡村建设的山东邹平,考察毕途经京,最后一次拜访了梁漱溟。1988年6月23日,梁漱溟辞世,三四天之后,艾恺才到达中国,两人未能见上最后一面。

  1980年谈话后,艾恺发现,《最后的儒家》中,少数事实与梁漱溟所忆有出入。这些,在该书1986年版中得到纠正。1984年谈话,则让1986年版多出一个章节。

  2006年,梁漱溟长子梁培宽把二人1980年“对话”在中国出版,这本《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是当年的畅销书。1984年“对话”,被命名《吾曹不出,如苍生何》,于2010年在中国出版。

  有些谈话未入书

  因为艾恺整理的两本“口述”,很多中国读者都认为,众所周知“敢顶撞毛主席”的梁漱溟,晚年对毛泽东是欣赏的。据记载,1980年,艾恺问“最伟大的中国人是谁”时,梁漱溟脱口而出:毛泽东!

  对这一细节,艾恺对记者强调,应做如下理解:“因为他一讨论毛主席,就不能随便讲了,连他这么表里如一的人都……到底是在跟一个外国人讲话。”艾恺回忆:“1980年,我问他和毛的关系,他立刻说毛泽东了不起,他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大人物。不过梁公没有说别的什么,也不赞美。我也问他‘文革’有没有什么正面的意义,梁先生说‘谈不上,谈不上’。”

  艾恺称,当时有些谈话,并没有收入这两本书。“譬如,1938年,他俩在延安一起谈话。当时梁公觉得,毛很骄傲。有时候他们在一张小桌子边讨论,但好几次他们谈,不是这样谈,而是毛躺在床上。有张照片,是毛躺在一边,梁先生坐在他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