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梁漱溟之子忆父亲:为跟…
梁济自杀前问儿子梁漱溟…
最后的儒家梁漱溟(1)
最后的儒家梁漱溟(2)
6月23日 外交家伍廷芳病…
梁漱溟:虽问政仍是书生…
梁漱溟回忆延安之行:与…
最后的儒家 遗世的绝响…
简论梁漱溟的中国文化现…
梁漱溟文化生命理论及其…
最新热门    
 
梁漱溟多次强调自己不是学者:更倾向于行动派

时间:2012-11-22 12:07:10  来源:不详
国文化[注: 中华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即汉族文化,汉文化。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以文化圈概念亦被称为“汉文化圈”。中国文化不但对韩国、日本,]学院讲学,演讲中说了这句话:“我一辈子是个拼命干的。”他用了足够大的音量去说这句话。他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一位学者。他也斩钉截铁地亲口对我(指艾恺)说了好多次 “我不是一个学者”。这句话不无道理。 梁公一生中根本没有上过大学。他虽生于传统的中国家庭, 却没有背过四书五经。

  虽然梁公常被人当做是“学者”、“哲学家” 或“思想家”,我也觉得这些看法都正确,但纵观他一生的行为表现, 他更倾向于行动派, 而并不是单纯从事思想活动。 1911年中学一毕业,他就加入同盟会;之后又做过报社记者,四处体察社会实际;接着在当时政府司法部[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行政机关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司法体系和法制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于1949年10月30日设立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工作;北大教了几年书以后,他离开学界,投身于地方自治与乡村建设;抗战期间, 成立了民主同盟, 初创了《光明报》(日后的《光明日报》);抗战后,他在国共和平谈判中当了“居间协调人物”;1950 年,毛主席请他做官,他拒绝了,他说“把我留在外边不是更好吗?” 好多次,他很得意地跟我说他没有做过一天官。

  他是一个思考者,但并非为了思考而思考,而是要想办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在他看来,空有知识而没有行动,就不是真正的知识。他一辈子“知行合一”, 与王阳明派重视实践的特色相关。梁先生曾对我说, 如果有人可以视作他的思想导师, 那个人就是王阳明。

  他一辈子,主要致力于解决两种问题:中国的问题和人生的问题。

  1917年,梁公在北大教授佛学。到北大就任教职后的第一部著作,便是《吾曹不出,如苍生何》,借此文呼吁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多努力,以求减轻军阀混战对黎民百姓带来的痛苦。

  在《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中, 梁公也提出行动计划,在他看来“孔子的东西不是一种思想,而是一种生活”。他对局限在小范围的精英活动不感兴趣,他认为,真正的文化不在于保存古典文学或学术,而在于道德体系的实践。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梁漱溟思想的根本原则,也是他为人的根本原则。 他常用的自我描述是“独立思考,表里如一。”在20世纪50年代,他也不做喊口号的知识分子。所以我称他“最后的儒家”。

  (本报记者朱玲 根据艾恺2012年11月在北京高校演讲部分录音整理)

责任编辑: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