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留存历史的气度与神韵—…
《文心墨韵———历代小…
“岭南风韵——饶宗颐书…
文化的气脉与古歌的余韵…
最新热门    
 
竹之韵——《中华竹韵》序

时间:2012-11-23 11:59:47  来源:不详
 

    北宋[注: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繁荣的王朝。它于公元960年由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到公元1127年政权南迁的这段时间,被称为北宋,定都开封。]大家文与可截取悬崖垂竹,以浓淡温润的墨色,撇写竹叶,揭开中国墨竹的优雅篇章。一代文豪苏东坡[注: 东坡区-东坡区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地处岷江中游,是北宋大文豪苏洵、苏轼、苏辙的故乡。古称眉州。-dongpoqu]拈来萧萧修竹,磊磊湖石,挥笔成画,无论疏影横斜,抑或烟雨迷濛,都漾出一段文人独具的意趣,让人们于墨迹中揣见其心头的盘郁。多少诗人站在竹边水际,静心赏会,抒写月下竹上的联句,把那明月的清辉洒向竹林,继而抖擞着洒落白壁花径之上。又有多少画者从那飘飘洒洒、烟水波花的壁影上,兴会竹的天姿,倾听静夜竹石间的清音逸响,捕捉自然歌唱的天籁。郑板桥[注: 板桥 为一地名,在我国河南省、安徽省、甘肃省以及湖北省和湖南省等地都有同名乡镇,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以及当地政策规划不同,在发展建设方面,各个乡镇存在差别。]与金冬心是清末的两管写竹的圣手。“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板桥从萧萧的竹声中听出劳苦者的疾怨,赋予竹声以一种同情、关怀的庄严主题,让他自己的墨笔在跳匿奇绝的生动中,兼有了疏野苦涩的神情。金冬心年逾六十学画竹,每画毕,必有题。“秋声中,唯竹声为妙……非苦愁寒喧之声,而若空山绝粒人幽吟不辍也。”金冬心那直劈而下、郁郁累累的竹,倾出庄重不坠的心血,正若山中如禅的沉吟。

 

    墨竹令写竹如若写字,写字如若写心。墨竹成了一份纤远的缠绵,将人心与烟雨修竹维系在一起,通过一管软笔的意写,把可见者与不可见者幽秘相联。中国的墨竹就这样被送上了以绘画识人心、以墨迹见境界的特殊的文化位置。那寥寥数笔守着单纯自发的天性流露,测试内心专注的含蓄与凝聚,却在百代千秋的浩瀚云烟中,挥写无数放拓逍遥的胸廓,瞥见代代传承的民族心灵的漂泊与安顿。在所有墨竹的挥写后面,在那翻飞无定的直写中,都似有累累竹影,隐隐幽意,让人想见那屈而不挠的风节。这种中华文化的独特景观,迥然相异于世界,一方面简约而自然,另一方面却又博大而精深;一方面见证人格的气象品质,另一方面又标示着艺术形式那幽微玄秘的层次与法度;一方面以寒林冷叶凝聚凛凛的生命力,塑造生死怆然的荒寒幽寂之境,另一方面又舞动如风雨江山外万不得已的飞矢,书写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