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浅析文化变迁中民间艺术…
人文教育:构建和谐未来…
评:南怀瑾对教育的焦虑…
“国学热”的背后是国学…
学者称民国教育不逊发达…
首届全国高校国学院院长…
古籍整理出版是文化传承…
中文教育,走偏了?
王殿卿:重德教是中国教…
教育部李卫红副部长莅临…
最新热门    
 
基础教育变革的文化之镜

时间:2012-11-28 12:01:27  来源:不详
住重点、贴近真实,还使行文活泼生动,更具情境性和可读性。如第八章讨论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基础教育的畸变,为表现这一时期的特殊情境,著者采用了历史叙事等方法展开研究,在还原真实的历史语境的基础上引导读者去体验并反思这场史无前例的教育浩劫。第九章讨论改革开放后素质教育思想的艰难探索时,著者对素质教育思想的萌发、争鸣、概念、内涵、特点等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逻辑比较,以澄清决策界、理论界和实践界众说纷纭下人们对素质教育思想的种种迷茫和误读。第十章讨论当代社会转型期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实验时,著者运用典型个案透视和田野调查等方法展开研究,让读者更直观地体会基础教育改革的多元探索和理论创生过程。

 

    第三,清晰的研究思路与透彻的理论分析使研究系统深入。著者表明其研究思路和框架是“时代为经,问题为维,立纲抓本,不求全备”②,从字里行间可以发现,“时代为经”是指按时间顺序从纵向上考查近百年来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进程,而“问题为维”则是指按问题域从横向上多角度地拷问教育改革过程中的思想变迁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阅读中我领会到,本书之“维”涉及的问题域主要有三:一是在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为什么不同历史时期会出现不同的文化位移现象?如何在文化位移中把握文化自觉,如何更为理性地融入世界先进教育潮流? 二是在融入世界先进教育潮流过程中,应持什么样的态度和原则来对待中西方及国别文化差异?既然完全抗拒和全盘西化都行不通,必须生成本土化基础教育思想,那么此时的文化取向究竟应是“向东走”,还是“向西走”?三是“全球化”使人们彼此[注: 介绍 彼此 :bǐ cǐ 意义 ①那个和这个;双方:不分~ㄧ~互助。②客套话,表示大家一样(常叠用做答话):‘您辛苦啦!’‘~~!’。]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却也携带着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基因,充满了陷阱。因此,究竟应如何在全球多元化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博采众长进行理性的价值整合?如何在价值整合的基础上致力于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探索?正是以这三个问题域为“维”,著者展开了对20 世纪以来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思想基础、理论特点和文化走向的全面审视和深入分析。“立纲抓本,不求全备”应是指在研究与叙述中并非面面俱到,而是确立研究纲领,抓住根本问题。著者提炼出了百年来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逻辑,即:形成文化自觉意识——明确文化取向——理性价值整合,并以此为纲领展开研究。第一阶段,分析教育改革者的文化自觉程度如何影响了当时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广度、深度和高度;第二阶段,研究在调和东西方文化差异、形成本土化基础教育思想的过程中,持有不同文化取向的教育者如何进[注: 何进(生卒? — 189),字遂高,终属东汉,籍贯:[荆州]南阳宛 [今河南 南阳],官至:大将军,兄弟姐妹:何苗。-hejin]行改革与探索;第三阶段,探讨在全球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教育者如何在理性的价值整合基础上进行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尝试。在三个阶段的研究中,著者匠心独运,准确抓住了百年中国基础教育各历史阶段的改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