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专家称中国人是羊的子孙:200多个汉字都带羊 |
|
时间:2012-12-29 16:18:34 来源:不详
|
|
|
“羊的传人”之说早有“武汉版”
200多个汉字都带“羊” 不懂羊就不懂中国字
伏羲、炎帝这些传说中的中华始祖很可能都是“放羊娃”
前天,有媒体报道,中共南通市委党校教授黄杨提出,相较“龙的传人”,中华民族更应是“羊的传人”。无独有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高海波,在一年半前也提出过同样的观点。
2011年4月15号,高海波在自己的“高开高走”QQ空间中,以《以羊为美——中国古代[注: 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中国古代是指先秦至1840年鸦片战争的历史-zhongguogudai]审美观念的字源学阐释》提出:就文化传承而言,中华民族可以称得上是羊的传人。
昨天,记者就此采访了高海波。他从字源学的角度概括自己的观点:“中国人是羊的子孙,中国文化[注: 中华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即汉族文化,汉文化。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以文化圈概念亦被称为“汉文化圈”。中国文化不但对韩国、日本,]是羊文化”,不懂羊就不懂中国字,不懂羊就不懂中国文化,不懂羊就不懂中国人。
200多个汉字都带“羊”
不懂羊,难以读懂中国字
高海波发现,日常生活中、尤其是饮食方面的常用汉字,有好多都与羊有关。他统计了一下,东汉时期许慎所编的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中收入的羊部字有28个,而成书于20世纪80年代的《汉语大字典》,收录的羊部字达200多个。WWW.lSQn.Cn为什么这么多的汉字都与羊有关呢?
“养”,繁体写作“養”,本义为养羊、给羊喂食物,所以古书中才有“以牧为羊”之说。 这也说明养羊是远古时期中华民族重要的生产活动。
这些例子表明,这些羊部字的原始意思,与它们今天的含义已相去甚远,再加上解放后我们进行了简化字改革,现在人们很难解释它们原本的涵义,也更难理解那些原初内涵与现时意义之间的复杂联系。所以我们说不懂羊就不懂中国字。
我们的祖先都是“放羊娃”
不懂羊,就不懂中国文化
《说文解字》对于“羔”的解释是“羔,羊子也。从羊,照省声。”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羔,从羊,从火”,也就是把小羊放在火上烤。而拿来烤的羊都不会太大,所以后来就延伸出“小羊”的义项来。
有学者认为,美字从字面看,就是“羊大为美”,或者“羊人为美”,有羊、有大羊,是件很美的事。
再如“羹”字,古人用羔、美会意,表示肉的味道鲜美。如此一来,“羊羔美酒”就成为一句习惯用语。还有“羞”字,本来也是指美味,如珍馐。
《说文解字》上说:“羌,西戎牧羊也。从人,从羊,羊亦声”,意思是那些西北游牧民族乃是一些“放羊娃”。
汉字中存在大量的羊部字,至少从侧面说明,我们的祖先在远古的游牧时代,最为重要的放牧对象很可能是相对温顺的羊。
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据说因生于姜水之滨而以姜为姓。高海波推断,更大的可能是炎帝部落以羊作为图腾。同理,另一位始祖伏羲,“羲”也有羊字,它的来源与含义应该和姜差不多。很有可能,我们的祖先,包括伏羲、炎帝这些传说中的中华始祖都是“放羊娃”。
那个时候,人们一定把放羊看成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家中有羊,是件“喜洋洋”的事。只不过在从游牧业转向定居的农耕文明后,汉民族的羊越养越少,我们的文化离羊也就渐行渐远了。[1] [2] 下一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