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兴教寺恐难退出申遗 官…
兴教寺恐难退出申遗 官…
兴教寺恐难退出申遗 官…
兴教寺恐难退出申遗 官…
兴教寺“拆迁”引争议:…
西安兴教寺涉拆建筑多非…
西安市文物局:充分尊重…
西安兴教寺面临拆迁 回…
国家宗教事务局就西安兴…
西安文物局回应兴教寺拆…
最新热门    
 
兴教寺是文物而不应是死物

时间:2013-04-16 13:06:00  来源:不详
兴教寺是文物而不应是死物 
  魏英杰
  埋有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师灵骨的西安兴教寺,日前传出“面临大规模拆迁”。消息一出,这座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寺庙,引起舆论的热切关注。
  据报道,当地政府给出的拆迁理由,是“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的需要。按相关方案,拆迁范围涉及兴教寺三分之二的建筑,也就是除玄奘塔、窥基塔、圆测塔(玄奘的两名弟子)外,其余建筑大多面临被拆迁命运。甚至还有消息称,当地一家国有独资公司有可能介入这次拆迁举动,欲借机进行招商引资和房产开发。 
  “兴教寺危机”经过著名演员六小龄童等名人的呼吁和媒体曝光后,包括国家文物局、西安文物局以及有关专家都出来进行说明与澄清。从目前情况看,此前媒体报道或有夸大之处。根据文物主管部门的说法,涉及拆迁的仅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新建建筑,其余的包括大雄宝殿、藏经楼等历史建筑[注: 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皆予以保存,甚至考虑到僧人宗教活动及生活需求,对卧佛殿、三藏纪念堂等新建建筑也进行保留。以此看来,当地准备进行的,似乎是一场具有正当公益目的的保护性拆迁活动。
  从申遗的自身要求来讲,对核心保护区进行环境整治,拆除无关建筑物,乃必要的措施。但即便如此,这场以申遗为名的拆迁,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主要一点,就是当地在规划拆迁时,并没有充分关注到人与文物的关系,更忽视了生活其中的人的正当利益。www.lsqN.cN
  所谓文物遗产,从来不是孤零零的建筑物,它因承载人类活动的信息而显得可贵,也因与人的持久互动而得以精神延续。兴教寺虽是文物,却绝非死物。时至今日,兴教寺仍为佛门弘法之地,寺内僧众乃不可或缺地存在。他们是保护和承继兴教寺千年传统的一大主体。既然如此,当地岂能忽视僧众诉求,单方面进行规划与拆迁?就算拆迁有理,如若未能妥善安置僧人,无疑也是一大败笔。
  此外,国家文物局新闻发言人在日前的回应中称,对兴教寺的相关审批方案,并不涉及任何商业开发的内容。但对此,人们恐怕不敢轻易表示乐观。
  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当下,各地千方百计挤进申遗队伍时,都高举保护文化遗产的大旗,而一旦申遗成功,又都把文化遗产当作一棵摇钱树。而具体到此次风波中的兴教寺,有一个事实就是,2011年西安当地就准备建设“兴教寺佛教文化旅游景区建设项目”,把兴教寺打造成“第二个法门小镇”。资料显示,西安市于去年同意实施建设该项目。如此有板有眼的规划招商项目,难道说不做就不做了?
  经过“文革”的大规模破坏、改革开放初期配合经济建设的大规模拆迁,眼下在内地,能够完整保留下来的文物古迹,包括一些当年未被列为文保单位的老房子、传统民居,已是越来越稀有。日前发生的“成龙捐楼”事件,就从一个侧面生动地反映了内地文物古迹或传统民居这些年来的命运变迁。
  种种背景下,人们没有理由不担忧即将动工的兴教寺拆迁工程,也不能不同情寺庙僧众可能遭遇的命运。正如眼下同样引人关注的凤凰古城收门票事件,表面看是为了保护文物遗产,实际却是地方政府联合大公司与民争利,在这过程中,古城成了地方政府牟利的工具,普通民众的利益被无情地抛弃。
  文物申遗的目的是保护,这是不可逾越的底线。兴教寺申遗并非坏事,但即便是申遗,也应关注人与文物古迹的互动作用,而不能人为割裂历史与传统,把文物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