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国学文化 >> 正文
莫言《红高粱》将改编电…
趣读名著:好色的不是八…
趣读名著:好色的不是八…
趣读名著:好色的不是八…
趣读名著:好色的不是八…
外来的名著好翻拍? 翻拍…
《西游记》屡遭改编 被…
《西游记》屡遭改编 被…
评论:名著改编要好听好…
引导学生走进名著《三国…
最新热门    
 
名著改编剧为何难成功? 作家:导演习惯往低俗做

时间:2013-04-18 12:20:42  来源:不详
篇小说,电影只要超过两个半小时,院线就会要求片方删短,而导演也为了市场会主动配合院线要求。但在好莱坞,导演根本不会担心这种片长问题。
  文学名著也许更适合拍艺术片,探讨人性、命运,并不适合拍成快餐式的商业片。而当下国内电影市场被商业片垄断,整个产业链都在为商业片服务,艺术片缺少生存空间。“如果导演没有知名度,没有市场号召力,改编文学名著的电影很难有市场。”王斌认为,目前只有张艺谋、冯小刚等少数导演拥有强大资源,可以去改编文学名著。新人导演缺少资源,没有机会去拍大部头名著。
  实际上,很多影视公司买下当代文学作品的改编权,却囤积在那里,并没有真正拍摄。据业内人士介绍,一些影视公司将名家小说影视改编权收购,建立自己的题材库。影视改编权的签约,一般只有几年,时间到了,还需要转让、续签。就像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10年前就把电影版权卖给了韩国公司,但至今没有开拍。贾平凹的《废都》于2009年解禁后,即被浙江金球影业抢得改编权,但目前仍认为条件尚未成熟,也还没有拍摄。
  文学作品改编难,除了电影人心态浮躁之外,审查机制也是一大难题。“当初,小说《白鹿原》为了获茅奖都进行了修改,改编成电影就会有更多限制。”曾念群如是说。芦苇也感叹,《活着》至今还不能公映,也没给出个说法。像小说《废都》、《丰乳肥臀》、《许三观卖血记》等都涉及到不少暴力黑暗元素,要是拍成电影,内容肯定会受影响。业内人士认为,现在国内导演大多本身能力就不够,既要追求商业市场,还受到创作上的限制,改编名著是很难出精品的。
  记者观察
  文学改编
  厚古薄今非好事
  前不久,华人导演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第三次夺得奥斯卡小金人,引起国内电影界的热议。但很少有人注意到,李安获得国际大奖的影片,大部分改编自文学作品。《卧虎藏龙》、《理智与情感》、《色·戒》、《断背山》等影片的前身都是经典文学名著或当代名作,从武侠小说到经典名著、哲理小说,类型跨度极大。他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既没有抛弃原著的文化内涵,又注入了自己的思想情感,成就很高。
  相比之下,内地导演在羡慕李安电影成就的同时,却很少有人像他那样认真对待文学作品。从2002年中国电影实行市场化改革以来,很多电影人都瞄准了古典文学名著和经典题材,但我们并没有看到像《卧虎藏龙》、《理智与情感》这样的作品。大家竞相模仿的是张艺谋的《英雄》模式,用大投资、大制作、大明星拍古装大片,追求视觉效果,却忽视了经典题材的文化内涵,拍出来的往往是不伦不类的作品,赢得了票房却输了口碑。
  从改编文学名著的角度来说,中长篇小说最适合拍成电影。但与西方文学经典名著不同的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数量并不多,比较多的倒是史传、传说等传统题材。中长篇小说是近现代以来才发展起来的文学门类,数量也以现当代文学作品最多,但由于尚未完全经典化,影响力往往比不上古代经典。国内制片方目前仍然更青睐古代经典题材,看中的就是这类题材的市场影响力,而且,改编古典题材也很少面临审查的风险。事实上,近些年来,不管如何篡改、编造、戏说经典题材,这类影片总是能够顺利上映。相比之下,国内电影人改编现当代文学名著的热情不高,基本上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
  实际上,相对于古代经典题材,现当代文学名著更值得用电影来表现。因为现当代文学作品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反映的是当下社会的人性,更能够与观众进行精神上的沟通、交流。导演、编剧改编当代文学作品,可以把自己对当下的切身感受、对人性的理解,与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