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风水 >> 房地产风水 >> 正文
美国轰炸中国大使馆炸出…
美日印军演欲对中国“东…
中国男色的花开花落
中国第一部男色电影
中国仁义的富商从古至今…
网友坦言中国联通WCDMA…
当中国人的谋略演变为耍…
台湾若想得通 中国当局…
中学课文在以极尽妖魔化…
中国的文化背着“另类”…
最新热门    
 
中国的潘多拉魔盒

时间:2009-9-8 19:16:52  来源:风水网
上海 “莲花河畔景苑” 的一幢在建的13层楼房倒了,是整整齐齐的倒了,让人们有些看不懂,不过,这也算是史无前例了。然后的消息就是楼市又涨了,北京的楼市要向每平米3万元挺进,有人高兴了,有人兴叹,这更让人看不明白;有人说这是泡沫,又有人说这是经济的新的增长点。看来看去楼市是中国的潘多拉魔盒,最终必定会报复中国的经济,真的到了这个时候谁来为楼市的泡沫买单?关于这个答案谁也不愿意去诠释,开发商在想管它呢?只要有钱赚;地方政府的官员们在想管它呢?只要有GDP,有政绩。只有翘首以待的老百姓想知道这潘多拉盒子里究竟是什么?

中国的楼市发展得并不健康,说楼市是健康的都是一些骗子,中国这么多人,土地这么少,房子贵得让绝大多数人不敢问津,这能说是健康吗?

现在终算明白一点,信贷的数万亿流进了股市与楼市,开发商也牛气了,天价的“地王”也诞生了,房价上涨也就是自然的事情了。人们更不能看懂的是现在不是金融危机吗?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源于房地产,中国就不会发生次贷危机了?

关于未来的信贷政府也有所谨慎,但也不准备马上紧缩,因为这对中国经济肯定不利,但是用于拉动民生的信贷怎么就没有监管呢?股市活跃和楼盘上涨都是不很正常。

用任志强的“刚性”说,中国不会有次贷危机,中国和美国不一样,中国人的理财观点和美国人不一样不大习惯用未来的钱作为今天的消费,他盖房子就是为了有钱的人,而且市场的需求是旺盛的,即便有贷款,也有住房公积金作保证,怎么会有次贷危机呢?

用北京市社科院戴建中的“弹性”说,在买房问题上不存在“刚性需求”,而且戴建中质疑任志强说得好:“任志强先生‘只为富人盖房’。”“房地产商照政府规定执行90/70政策了吗?”现在已经出现“70/90”政策低调退出,这时候戴建中还要和任志强辩论,输了是肯定的。

楼市低迷的时候大家都着急,政府好像更着急,于是就出台关于个人购买第二套住房的优惠政策拉动楼市。购买第二套住房的人首先是会预期楼市的走向,并一定是从投资的角度考虑,这些人都是有钱的人。现在一有风吹草动,又把政策收回了。鼓励个人拥有第二套住房不符合国情,鼓励第二套和鼓励温州炒访团没有两样。不过还是周久耕说得比较清楚:政府“将对低于成本价销售的房地产开发商进行查处”。

于是老百姓说政府和开发商是一家,不过开发商并不领情,开发商说是政府用土地价格推高了房价,政府拿的是大头。政府也在反击,总是要和开发商算细账,大家都知道房地产开发是暴利,不过谁也没看到政府的明算账。开发商的暴利和政府的地价谁是房价居高的推手是说不清楚的。但是老百姓清楚,房价涨了,开发商偷着乐;“地王”诞生了政府偷着乐。

住房是民生,衣食住行都是民生,住房是一种消费行为,如果把这种消费行为变成一种投资行为,那么住房问题就变得像今天这样越来越复杂。不是吗?几乎所有的媒体在讲述楼市走向的时候都是从理财,投资的角度分析,既然是投资就不能避免会有投机。

7月9日人民日报有一篇记者王炜的文章:《 廉租房建设三问(民生视线) 》,我把它贴在论坛里,刚刚又去看一眼只有55个读者,这篇文章说了廉租房建设的三个非常现实和重要的问题:第一,盖房子还是发补贴?实物配租渐成主流;第二,“配建”路该怎么走?“小集中,大分散”,从实际出发探索配建之路;第三,资金难题如何解? 地方债、公积金打开“新思路”。

我不是吹捧这篇记者文章,写得确实有道理,但就是不卖座,没有人看,这是为什么?我苦思冥想,终于明白了,关于“底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说得太多,做得并不怎样,要不然北京的李先生拿到了廉租房的钥匙还需要向领导下跪吗?

恕我直言,直到今天“保障”的底线,“支持”的底线都不清楚。那么又如何实现“底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这是一个基本的政策界限,这需要有一个刚性条件约束,房改初期就是这么说的,几十年了还在原地踏步,如此下去潘多拉盒子一旦报复中国经济,我想不一定就是次贷危机,但是过热与通胀的麻烦也决不会比次贷危机小,再要挽回什么也就晚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