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爱吃的“老顽童”王世襄…
从王立群的“四行”说起
侯耀华的“善良厚道”及…
韩国人的“外貌至上主义…
关门弟子回忆:史树青的…
一只特立独行的“杯具”…
流行词:“贾君鹏”大合…
有多少人真正懂得王世襄…
采集9处圣土打造的“中…
徐向前之子回忆:父亲送…
最新热门    
 
舒芜的“反复”之路:晚年应深受煎熬

时间:2009-12-19 10:41:29  来源:光明网-中华读书报
导和逼迫所起的作用一一指明。这看上去有辩解的成份,实质上却是特殊的忏悔——用对社会之恶的省思,而向真理复归。鉴于这样的反思,维护和服从了社会和思想的正确性,我们理当欢迎和予以接纳。

  3

  为便于对胡风事件知之不多的读者理解本文,也为后面的讨论做一番引导,我们先将舒芜与胡风交往的始末,加以概略介绍。

  舒芜于1940年底首先认识路翎,很快成为至友。但是路翎把他引给胡风,却等到1943年夏天。原因是,不久发生“皖南事变”,在周恩来安排下,重庆的著名左翼文人撤往香港以至缅甸等地。这样,等到1943年国共间情势缓和,胡风才回到重庆。

  路翎从报上见着胡风抵渝的消息,第二天即进城看望,且要舒芜同去,并嘱其“将已写成的《文法哲学引论》等三篇,已发表的《释无久》篇,带去请胡风审阅”。此举显示,路翎看重舒芜的文章,并推想也应引起胡风的重视。当时的舒芜,连初出茅庐都算不上,是文坛门外之人。

  果然,胡风对于这新见的青年,相当器重。尽管胡风扶植后进是一贯的,但他对舒芜的期望,大抵又不一般。这一点,只须看看所谓“胡风派”的构成,即可了然。在他的所有追随者中间,除去一个阿垅,更无其他长于理论和理性思维的人。“胡风派”在理论上的开拓与建树,一直以来靠着胡风自己。到舒芜前来相见时,胡风已经拥有了创作方面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路翎,假如理论方面也能罗致并驾齐驱的人才,意义则不待明言。

  舒芜的确具有这种潜质。胡风以他对于不同才具的敏感,显然发现了这一点。所以,他对舒芜的推举,尤显尽力。舒芜携以拜见的三篇论文,《论存在》、《论因果》和《文法哲学引论》,胡风全部设法不久使之一一发表。就此论,舒芜此行收获,一举便与过去发表论文数量总和相当,而且刊物知名度远非过去可比,这理应视为他正式踏进文坛之始。

  因此,说胡风于舒芜“如同再造”,似无夸大。除了实际提携,胡、舒之间也频有书信,内容自然主要集中在文艺与思想方面,彼此交流、沟通。但以当日年龄、声望的差别,在舒芜而言,这些交流、沟通,不免也被当做指导。这样交往了几个月,他们的关系有相当的进展,于是发生了《论主观》的写作。

  谈胡风事件,就不能不提到《论主观》这篇文章。关于它的写作,《后序》几番谈到胡风和路翎的启发及鼓励,这些笔墨自某一方面看来恐怕另有所谓,而作为一般研究者,却主要是从中捕捉当时文艺界、思想界的信息,从这样的角度看,《论主观》的酝酿与胡风、路翎存有联系应属正常,否则反而不易解释。

  《论主观》及《论中庸》之后,舒芜尽管仍在参与“胡风派”的评论以及论战,但若即若离心情已露。对1946年至全国解放这段时间,他自己的用词是“困惑和撑持”。所谓“撑持”,当然是无心恋战却又碍于情面,而为这种状况所苦。他说,“越来越感到力微效寡”,“内心的困惑,流露为失败主义的情调”。这种“失败主义的情调”,显然与审时度势有关。随着党一步步走向建立全国政权,舒芜越来越放不下因《论主观》陷入的漩涡,也就是他所谓“《论主观》刚一出来,就受到权威方面那样的打击”。在性格方面,我们可以肯定他不是一条好汉,而且恐怕也不像别的人,那样激于义气。虽然大家不免都在审时度势,但舒芜的不同是较多从自己感受出发,较少从友朋群谊出发。所以,1946年以来,他其实一直是悄悄地从“胡风派”引退,缓缓地拉开距离。

  解放时,虽然未必刻意所致,但他与朋友们的地理距离,却远至南宁。在北京及上海,胡风及其拥护者们聚集在一起,舒芜则独自呆在南陲。这已经对以后的事有所暗示。在这样一个遥远的距离中,舒芜暗暗发生着“转变”。1952年,他先后发表《从头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致路翎的公开信》,公开亮出“反正”姿态。胡风与舒芜从此绝交,乃至发生1954年舒芜随聂绀弩、何剑薰,不告而至造访胡宅,被臭骂出门的一幕。

  4

  从事情脉络上,现在已看得清楚:第一,胡风事件除了思想原因,没有任何别的原因。第二,思想原因则是指,“胡风派”根据他们对马克思主义解放学说的认识和理解,也根据他们对于“五四”特别是鲁迅传统的认识和理解——上述二者在他们看来是一致的——主张一种文艺观,主张一种用文艺投入解放事业的方式,顺带着,还主张了一种革命者的实践与自我改造的理论,而这些主张,与自《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来的权威体系有不一致和相抵触的地方。第三,他们被要求放弃、服从和自我否定,然而他们没有直截了当、心悦诚服地这样做,而是做了一定程度的“负隅顽抗”。

  事情无非是这样,再加上一些心理因素和一些人际关系的互动,到1955年终于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