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草根春晚不能承受之重:…
春晚方式何不更新?选地…
广西欲打造《印象·北部…
中国导演学习卡梅隆好榜…
有些中国导演缺的不只是…
导演们,别再号召观众抵…
日本“春晚”受到冷遇 …
《盲井》导演李杨:生活…
笑看《三枪》,笑导演的…
舒克和贝塔舌战“春晚”…
最新热门    
 
春晚导演,别做“啃老族”了

时间:2010-1-26 13:20:04  来源:中国青年报

  春晚导演,别做“啃老族”了

  今年春晚的总导演金越和总策划秦新民,都先后公开向媒体表示,用新人不保险,为了不承担风险,还是必须使用赵本山等“老面孔”。秦新民说:“赵本山就是个天才,在小品界的艺术成就迄今为止没人能超越。”(《重庆晚报》,2010年1月21日)依秦新民先生此言,赵本山不仅在有生之年“铁定上春晚”,而且春晚的未来命运似乎系于赵本山一身了——有赵本山,就有春晚;赵本山兴,春晚就旺。

    “开门办春晚”、“创新办春晚”,这两个口号,是每届新任总导演履职都要当众呼喊的,但是,近20年来,他们实际所做的是封闭守旧。封闭守旧的一个突出现象,就是占领春晚舞台的主要演员多是近20年不换的老面孔,形成春晚主要演员“终身制定编化”现象。春晚舞台最典型的“老面孔”,是20年来每年都“指定上春晚”的赵本山。春晚总导演换了一茬又一茬,赵本山却成为“史上最牛春晚钉子户”。每个新任总导演的工作之一,似乎就是全力证明赵本山在春晚存在的永恒价值,形成了“铁打的赵本山,流水的总导演”的“春晚定律”。

  赵本山真是春晚离不开的“天才”吗?在赵本山登上春晚舞台之前,春晚已经办了七届,这七届由草创而辉煌,迅速成为当代中国人春节必不可少的“文化年夜饭”。赵本山在1990年靠着“春晚老人”姜昆的推举得以跻身春晚舞台,并且走红全国。这说明,不是赵本山的“天才”成就了春晚,而是春晚捧红了“天才”的赵本山。

  拥有赵本山,春晚导演就真是获得了一笔上了保险的“不动资产”吗?日前在春晚主办单位央视的官方网站所做的“虎年春晚,谁是你最不想看到的小品演员?”的调查中,“铁打的赵本山”是首当其冲被观众表示不愿再看到的“老面孔”。这就证明,赵本山既不是春晚离不开的“天才”,他的“老脸”也并不是观众永看不厌的“金花”。

  在上春晚的前10年中,赵本山依靠自己的生活积累和优秀的丑角表演才能,在春晚舞台上演出了一系列深受观众喜爱的小品,赢得了观众的敬重。但是,在上春晚的后10年来,赵本山的表演,起码在艺术形式上缺少丰富发展。究其原因,是赵本山自身的生活积累和艺术积累毕竟是有限的,在被春晚导演“无限使用”的状况下,难免模式化、僵化且平庸,对于他“指定要上”的春晚节目只能是操劳之余的“带病排演”。

  在自身演艺老化的时候,赵本山在春晚的创新之举是:利用春晚为“本山产业”捧炒新人。在2009年春晚,赵本山利用小品《不差钱》捧红小沈阳,进而带动“刘老根大舞台”在全国商演的“火红”。由于是春晚总导演们的“铁定天才”,赵本山不仅将在2010年春晚“老花再开”,而且正闹着亦真亦幻的“赵本山‘一拖七’上春晚”的新闻炒作。综合当下媒体舆论可见,春晚在民众中的口碑已经逐日降低,但“赵家班”却成为舆论兴奋焦点,成为娱乐市场的唯一赢家。

  一个健康的展示国家文化发展状态的综艺演出,应当是多元化、多风格且给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启迪,但是,近20年来,春晚总导演们在编导重心和舆论导向上,产生了严重倾斜,即在节目类型上重心严重向小品倾斜,而在小品中严重向赵本山倾斜,结果导致了四小时春晚就看午夜前半小时的“赵本山小品”的“春晚铁律”。这就形成了春晚恶性循环:不开门办春晚,就离不开赵本山;离不开赵本山,就不能开门办春晚。明明十余年来,赵本山的表演僵化平庸,可为什么一茬又一茬新任总导演都把赵本山作为不可放弃的“春晚天才”?就是因为他们都在做“春晚啃老族”。事实上,正是做“啃老族”的春晚总导演们前赴后继,把赵本山硬做成了“春晚的赵本山难题”,演变成了“春晚搭台,赵家班唱戏”,败了春晚,兴了“赵家班”。

  因为我们仍然希望春晚恢复生机,所以,请春晚总导演们不要再做“啃老族”了。

  肖鹰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