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带“虎”成语近一半为贬…
专家谈“虎”字起源:造…
通讯:百年“世德堂”布…
新春北京看“虎” 上海…
三晋风情:百年“世德堂…
“民权虎”:一张虎十亩…
“驯虎第一村”濮阳梅庄…
考古专家:所谓专家要把…
“老爷升堂”缘何独缺郭…
上海市文管委:考古工作…
最新热门    
 
“老虎”的民俗含蕴:虎头鞋保佑孩子平安

时间:2010-2-9 10:27:28  来源:法制晚报

  霍楠介绍,民间玩具的一种用途就是作为辟邪保平安的吉祥物,所以,在端午节“老虎”的形象最常见,大人们会在端午节这天给孩子穿老虎衣、戴老虎帽等。

  【传说】

  相传,在上古时代,由于“天塌地陷”,人间只剩下伏羲、女娲兄妹二人。为繁衍人类,二人就各自去寻找配偶。

  因遍寻无人,便以滚磨为媒。女娲羞于见兄,遂扮成老虎,以草帽遮面,与其兄成婚,使华夏民族延续下来。

  所以,布老虎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装饰品、吉祥物和玩具,它反映了华夏子孙对祖先伏羲、女娲的怀念与敬仰,是早期人类繁衍崇拜的物化和象征。后来,女子结婚时头上要顶红盖头,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

  吞口

  驱鬼逐疫

  吞口是民间艺坛面具的变异,起源于图腾崇拜和原始巫教,是古代图腾文化与巫文化相结合,经历漫长的岁月后嬗变而成的一种民间文化的产物。

  它是绘有狰狞怪兽的器物。怪兽绘太极八卦图,豹眼怒视,龇牙咧嘴,犬齿突出,血口洞开,好似能吞掉一切灾祸和妖魔鬼怪,保佑风调雨顺,避邪救灾。怪兽的形象或烧制成瓦当用作屋檐口,或雕刻于石柱立在道旁,或彩绘于木瓢背面悬挂于门楣之上。市内某些地方,也有请巫师(或称道士)手绘于纸的吞口(口中横含短剑),挂在门楣上边。

  吞口制作镇邪吞口的材料,或取具有镇鬼功能的桃木,或去石刻,其他木雕铜铸烧陶及葫芦瓢彩花等。各地吞口的造型不尽相同,但是主要的形象特征无外乎是一:形似虎口头;二:口含利剑;三:口吐长舌;四:篆刻咒文;五:画太极八卦。

  悬于门首的“鬼脸壳”,川滇多叫“吞口”。其作用和路口的石虎、门头的“桃木”相似,都是为了驱鬼逐疫。形式甚多,颇有审美价值:楚雄吞口画法简洁,有利用葫芦瓢的底色,而略加勾勒施彩者,也有以梨木刻成素地的浮雕兽面;昆明吞口多画于木瓢之上,色彩稍丰,以冷色为主,技法熟练;富源吞口,先刻后画,有装饰性,比较精细。

  铁虎席镇

  吉祥纳福

  此次在北京民俗博物馆展出的有关虎的老物件中,年代最久的是汉代的铁虎席镇,主要用于压在席子的四个角。

  如果不仔细观察,已经很难辨认出这对铁疙瘩上的图案,但定睛查看,仍能看出是一只虎安静地卧着,霍楠说,这正表达了“镇虎”的意义。

  据了解,魏晋时古人席地而坐,也就是坐在铺在地面的草席之上。王室贵胄之家,备有低矮的床榻,上面也要铺席。有的床上置帷帐,帷帐四角也常用镇来压住。

  镇当时已被人们广泛使用,常见的有虎、狮、豹、龟等。汉代人视它们为除邪、纳福的动物。

  本版文/记者 底东娜 制图/肖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