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第一武指”袁和平:面…
“金光耀琼州”农村公益…
中国动画电影“泰斗”特…
王一川:关注电影的品格…
评选电影“金扫帚”的善…
音乐遇瓶颈电影却火爆 …
电影投机的病毒式营销
楼宇烈:电影《孔子》究…
成龙式的“无公害绿色电…
电影《孔子》“前世来生…
最新热门    
 
3D电影狂潮开端:你看的不是《阿凡达》 是未来

时间:2010-2-12 11:02:5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你看的不是电影,是影史里程碑。”——自《阿凡达》上映以来,类似的评价不时可听到。目前,《阿凡达》全球票房已经突破了22亿美元。《阿凡达》票房奇迹的背后,蕴藏的强大科技也让世人瞩目。

  你看的不是《阿凡达》,是未来

  3D电影狂潮的开端

  在《阿凡达》上映之前,我们曾切身体验了《地心历险记》、《闪电狗》、《冰川时代3》、《飞屋环游记》、《豚鼠特工队》等一系列3D电影,它们的出现不仅让观众耳目一新,也创造了可观的票房。业内人士高呼:2009年是3D电影元年。现在看来,这些当时看起来新奇有趣的3D立体电影不过是《阿凡达》到来前的热场而已,真正的3D电影狂潮才刚刚开始。

  《阿凡达》在世界电影史上的意义堪比1968年的《2001太空漫游》和1977年的《星球大战》。难怪有人说:“你喜欢《阿凡达》吗?你最好喜欢,因为几年后你只能看到这种片子了。”对中国观众而言,《阿凡达》几乎一夜之间让所有人都知道了3D电影,知道了IMAX巨幕。看到蜂拥而至的观众,喜笑颜开的不仅仅是影院经理,更是全世界电影人。

  越来越多的电影将采用3D技术拍摄和制作。在2010年即将上映的电影中,就有《爱丽丝梦游仙境》、《怪物史瑞克4》、《玩具总动员3》、《电子争霸战2》等,还有70后、80后所熟悉的《丁丁历险记》、《蓝精灵》,就连吸金“魔力”强大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续集也将以3D版本发行。如此众多的3D电影“霸占”银幕,今年的影院注定不会冷清。

  拍摄技术的革新

  “《阿凡达》是有史以来最复杂的一次电影制作。”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说,“两个半小时的电影有1600个镜头,而且与‘金刚’(《金刚》中的主人公)、‘咕噜’(《指环王》中的角色)不同的是,我们要做的CG(计算机图形Computer Graphics的缩写)角色不是一个,而是几百个。”

  《阿凡达》中的画面清晰度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因为采用高清数码摄像机拍摄,经过对光线和质感的处理后,让观众感觉到是在看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电脑产物。

  其实,早在多年前,卡梅隆就与摄影师文斯·佩斯开始研究一套全新的影片拍摄系统。该系统使用两台索尼HDCF950 HD摄像机进行拍摄,目的是创造出具有立体实感的环境,这便是后来的3D虚拟影像摄影系统。在2003年两人合作的电影《深渊幽灵》中,这项技术首次得到应用。随后,卡梅隆还让同行帮他测试这套技术,导演罗伯特·罗德里格兹在《非常小特务3D》和《立体小奇兵》中进行了尝试,之后绝大部分的3D立体电影也是采用这种方法拍摄,如《麦莉·赛勒斯演唱会纪实》等。在过去几年中,卡梅隆不断对这项技术进行完善,使之呈现更强、更动感的立体效果,而同时又不会令观众头晕。随着技术的日渐成熟,最终被运用到《阿凡达》的拍摄中。

  真实和虚拟的完美“链接”

  看着身材高大的“纳威人”完美地飞奔腾跃,各式各样的潘多拉生物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人们眼前,人们惊叹于电影所展现的一切,而这一切很大程度是依靠一种名叫“动作捕捉”的技术来实现的。

  《阿凡达》超过60%的镜头是通过捕捉真人表演完成的电脑CG画面,因而那些特效演员必须身着“表演捕捉服”,戴上装备有微缩高清摄影头的面部捕捉头戴设备进行演出。这些摄像头距离演员面部只有几英寸,主要采集演员面部表情及细微眼球活动,然后将其输入数据库,以丰富CG虚拟角色的动作表演。最后艺术家们运用电脑生成影像技术把拍摄的人物和环境转化为高级别的虚拟影像。

  在影片中,地球人通过一种装置链接“化身”为“阿凡达”融入“纳威人”中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特技演员身上穿的“表演捕捉服”和头上戴的“面部捕捉头戴设备”正是演员和虚拟角色间的完美“链接”。

  “斑溪兽”,这种被“纳威人”驾驭着翱翔蓝天的潘多拉大鸟,也需要有演员来“扮演”。在拍摄中,由演员双手各拿一根贴满感应装置的棍子,棍子顶端代表翅膀尖,再由演员做出各种翅膀飞翔的动作。这样可以有效收集足够多的技术参数,使这些完全用电脑生成的外星飞禽的动作更加生动精确。

  记者 张东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