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3D电影狂潮开端:你看的…
“金光耀琼州”农村公益…
中国动画电影“泰斗”特…
王一川:关注电影的品格…
评选电影“金扫帚”的善…
音乐遇瓶颈电影却火爆 …
电影投机的病毒式营销
楼宇烈:电影《孔子》究…
成龙式的“无公害绿色电…
电影《孔子》“前世来生…
最新热门    
 
国外电影“中国元素”频现的启示

时间:2010-2-13 10:48:52  来源:中国文化报

  时下,最流行的语言恐怕非“今天,你‘阿凡达’了吗”莫属。有人戏称,《阿凡达》 让国内电影市场出现了“抢电影票像抢春运火车票一样的局面”。而在追捧好莱坞大片的同时,很多观众都注意到了该片中的“中国元素”。

  其实,好莱坞大片中充斥中国元素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近年来,美国好莱坞大片的“中国风”渐劲,尤其是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和在金融危机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国外影片开始把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中国,从取材自中国民间故事的《花木兰》到《功夫熊猫》,再到《2012》、《阿凡达》,越来越多的大片或多或少都添加了中国元素。与此同时,影片中反映的西方解读“中国模式”和观察中国视角的变化也显而易见。

  的确,金融危机使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重视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的拉动作用,并且开始用平等视角看中国,表现在电影作品中的已不再是“凝视”(俯视)的他者,抑或东方情调的“奇观”。一种正面的中国形象开始进入西方主流社会的视野,东西方文化的平等交流和互动初现端倪。特别是这是好莱坞的产品,而只有市场中被消费的文化才能被真正接受,这对传播中国形象是有意义的。

  但面对好莱坞大片频频出现的中国元素,国人应该怎样估价?

  中国越来越受到世界电影中心的关注,说明我们有了相当的实力和影响力。从这点上说,是值得肯定的,要给自己充足的信心。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尤其是对片中的“中国元素”要以平常心待之,主流媒体更需冷静,没必要“自鸣得意”。要看到,这些“中国元素”多为娱乐元素、商业元素,甚至可能商业因素的考虑更多一些,毕竟金融危机下中国市场的诱惑颇大。

  事实上,不仅是电影市场,时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也渐渐成为国外文化创意工作者创作中所青睐的题材,而“北京奥运 ”“上海世博会”等更是引起了很多海内外文化界人士的关注。这启示我们在“中国热”的升温中,我国的文化产品要有清晰的价值诉求和饱满的内涵,应关心中国形象的建构,关心中国文化的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与经济大国地位相匹配的文化大国。对于电影产业来说,“票房至上”“经济至上”如果没有根的维系,就是一叶浮萍,根本不可能成为文化产业的驱动力,也就很难发挥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目前在内容鲜明性和价值导向性上,国产片较好莱坞电影制作有很大差距,虽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积累,但很多国产片却讲不好一个有趣的故事;虽有明星大腕参演,但市场竞争力不强。今年的贺岁档,除《孔子》、《十月围城》还有些竞争力外,其他影片大多充当了贺岁档的陪衬。与好莱坞大片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比较,国产片的落差令人汗颜。而这一反差也再次提醒我们要强化文化产业“内容为王”的制胜通则。

  范玉刚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