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网络时代的媒体力量 专…
多给大师们拍点传记片
名人传记真假难辨
张艺谋诉“传记”侵权案…
出传记要严谨不能急功近…
河南栾川县委书记“张三…
赵飞燕传记文献研究
消费与接受:传记终极目…
悄然勃兴的传记文学
奥斯卡传记片审美探寻的…
最新热门    
 
传记“快餐化”,此风不可长

时间:2010-2-27 11:07:00  来源:解放日报

  去年10月,断断续续地听说吴晓波在写吴敬琏传,我由衷地高兴。人物传记可以有多种版本,每个版本都可以从新的角度,依据新的史料对传主进行挖掘,为历史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但是当我仔细翻阅这本《吴敬琏传》后,我震惊了,并引发很多联想。

  传记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史学的原则当然也是写传记的原则。传记的对象可以是大人物,也可以是小人物;可以在历史上起大作用,也可以起小作用;可以有正面的历史地位,也可以有负面的历史地位。但是,无论是数百页的传记,还是言简意赅的墓志铭,都要建立在扎实的史料基础上,经得起推敲。

  2002年1月,在中国首次出版的当代中国经济学家学术评传中,吴敬琏一本是我所写。从1998年做吴敬琏的研究助手起,我们就开始了回忆录的口述整理,那是一个没有时间表的工作。之后,吴敬琏评传的写作任务意外地落在了我的身上。虽然那时的我在学识上、思想上都相当幼稚,但是,毕竟懂得要遵循做传写史的原则。

  第一个问题:写一本传记至少要花多少时间?吴晓波是高产作家。仅最近三年就出版了《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等几本书。在《吴敬琏传》的缘起部分,他写出来他所用的时间:2009年8-9月间,对吴敬琏做过6次采访,每次3个多小时。在他采访之后短短3个月时间,传记不仅写出来了,而且出版了。而从媒体上看到,3个月间,吴晓波并非专事写作,还有其他事务。我以为,写一位有80年人生的经济学家传记,在十分熟悉他的著作思想、生活为人,在与传主有深交的前提下,专心致志写所花时间也起码要以年计。

  第二个问题,与传主有关的人大都健在,岂能不做采访?在后记中,吴晓波感谢了一些与他本人相关的人,包括几位助理;提及:“在书中我参考了《吴敬琏》和《我和爸爸吴敬琏》两书中的部分内容,感谢柳红和吴晓莲。”除了对吴敬琏做过20多个小时的采访外,未见提及对任何一位吴敬琏的故旧、家人、同学,经济所或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同事、博士研究生、课题组成员等等做过采访。

  第三个问题,如何求证?从2008年12月到2009年12月,我在《经济观察报》上写专栏《那些人与事》,写的是经济学家在1980年代参与中国经济改革的故事。这个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小心求证的重要。人有选择性记忆,有记忆失误,有遗忘。有时为一个情节,几个受访者有几种说法,且每一位都言之凿凿。怎么判别?由此,我对唐德刚先生所说 “口述史并不是对方说什么我就记什么,还要查大量的资料来校正他们”体会甚深。而在吴晓波的《吴敬琏传》中,似乎看不到他求证的心血和痕迹。

  第四个问题,如何研究传主思想及来源,给予恰当的历史地位?做传主思想研究时,还要对大历史背景,同代人以及前辈的思想做研究。我的体会是,第一手和第二、三手资料的质感完全不同。为此,我曾充分利用北大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社科院经济所图书馆、甚至四川的大学图书馆资料。这是一个走进的过程,找感觉的过程。曾经,我对笔下有的经济学家有成见,而当我走近他们,却有了全然不同的发现和了解,方知自己的浅薄。写史者,必须有开放的思维,不以一己之见,近此远彼。

  传记无非两类,一类自传;另一类由他人写传。在他人写的传中,又分:一、传主作古,后人依赖史料来写;二、传主在世,却完全不知情地被写;三、写手和传主合作,一起推动。我不由得想到这样的问题:这样快速地推出传记,无论是从市场呼唤的角度,还是从心灵呼唤的角度,都给人以粗糙、仓促的感觉,继续和强化了“快餐”传记。

  如果讲市场呼唤,中国真的需要好的传记。现在的传记市场,范围不可谓不广,古今中外的主要人物传记都可找到,但是,重复的多,综合他人的多,浅尝辄止的多,真正用新的历史视角、基于更深挖掘的资料、包含深入分析的传记并不多见。

  这里我想记下我参与《纽约时报》写吴敬琏人物小传的过程。那是2009年1月我在维也纳,接到《纽约时报》记者邀请做电话访问。显然,他们准备得很细致,我有问必答。没想到当我回北京后,访问又进行了3次,有面对面的,有通过长途电话的。其间,他们告诉我采访了吴敬琏数次,以及不少中国经济学家,听到了截然不同的声音。为此,他们反复求证,得出自己的判断。直到2009年9月,我接到电话,还是他们,继续在问“为什么”。我惊叹,怎么快一年了,文章还没写出来。一份报纸的人物写作,竟然较真细致到如此地步,真让我见识了严谨的作风。

  如果讲心灵呼唤,不论是传主还是写手,都应该具有强烈的历史责任和道德感,因为传主已经是一个历史和时代的符号;这本传记本身已经超越个人,应该是作者与传主心灵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