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一个国家的哀悼史:不但…
国家图书馆为何不对孩子…
国家图书馆一年仅向中小…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破解…
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落户…
扬子晚报:校庆不花国家…
清华百年校庆不花国家一…
旅日音乐家龚林:国家强…
国家大剧院设计师:中国…
沂蒙煎饼欲冲击国家“非…
最新热门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次新的文化长征

时间:2010-4-30 12:53:44  来源:人民日报
国县级图书馆人均藏书量仅为0.16册。另外,在文化事业管理体制上还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问题,多个部门各自为政,公共财政资金投向难以集中,造成资源分散。基层文化队伍整体素质也明显偏低,没有准入门槛,文化服务难以适应文化工作的需要。

  面对这些问题,从2010年开始,我国将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软件”建设,目标就是建立满足社会文化需求、覆盖城乡、运行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于群说,首先要针对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缺陷,开展制度设计研究,提出符合各地实际的不同模式的、操作性较强的解决方案,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创新动力。

  制度设计研究,这一文化建设的新鲜词汇的出现,预示着今年以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将首先从4个方面入手:一是对涉及全局的、重大的战略问题预先进行研究,提出政策建议和具体方案;二是吸纳一流专家,建立一支政府公共文化机构、专家学者组成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策理论研究队伍,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咨询;三是在课题研究中形成一系列工作机制;四是吸引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扩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影响。

  增强建设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4月19日,北京,文化部三层的会议室,一个高水平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组在此成立,13位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科研机构和文化部门的专家接受了文化部颁发的聘书。文化部社文司特意与这些科研单位签订了重点课题项目的合作协议。

  专家组的建立和合作协议的签订,正是为了加强理论研究,针对我国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提出专业的调研结果和相应的对策咨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下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制度设计体系,增强建设的前瞻性和科学性,为决策提出参考意见。这应该说是公共文化发展中制度设计研究的重要一步。

  在专家组成立会上,各方面专家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状的意见实际已经表露出来,有文化财政体制机制的问题,有从业人员的资格考核落实问题,有文化统计的框架问题。看来,在未来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制度设计研究中,将有一系列问题摆在人们的面前。其实,这未尝不是好事,因为只有在问题发现之后,才能找出解决的方法。如果连问题都不能发现,又何谈解决?

  -链接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07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8月,中办、国办下发了《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党的十七大把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这表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经摆上了党和国家发展的大局,成为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

  -“十一五”期间实施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投资39.48亿元,新建和扩建2.67万个农村乡镇综合文化站,到2010年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

  -截至2009年底,我国已有1440多个博物馆、纪念馆陆续向社会免费开放,约占文化文物部门管理的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总数的77%。

  -自2002年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来,中央财政已下拨工程专项建设资金20.7亿元,各地累计投入27亿元,建成1个国家中心、33个省级分中心,县级支中心达到2814个;乡镇基层服务点达到15221个;村基层服务点达到45.7万个,累计服务超过6.9亿人次。

  -2003—2008年已累计安排资金1.2亿元,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乡镇配送图书总数1060万册。

  -从2007年到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3亿元,为剧团和基层文化机构配备近1000辆流动舞台车,改善了剧团等文化机构的服务条件。

  记者 陈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