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黑猫警长20年后全新归来…
老大,遭遇“幸福指数”…
文化短波:“90后”作家…
英国地方报遭遇发行量普…
当金钱遭遇爱情 话剧《…
谁绑架了科学?IPCC遭遇…
还有多少老艺术家正在遭…
红七军浴血广东梅花镇 …
《知音》杂志为何频繁遭…
第一次鉴黄遭遇励志故事
最新热门    
 
大牌遭遇“作家病” 河南作家“焦虑”了吗?

时间:2010-5-20 11:37:32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包括名利和走向文思枯竭的必然”,对此,我觉得,长期焦虑是每个写作者尤其是职业写作者都如影随形的心理痼疾,我当然也有。敏感是把双刃剑。对于写作这个职业来说,敏感是写作者必不可少的特质,会让作品焕发出熠熠光辉。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特质的敏感可能会让生活发炎,疼痛。心理上的“钝感”不是想学就能学会的,以我个人的浅见,如果想让写作中的敏感与生活中的敏感和谐相处的话,作家本身一是可以对内注意自我调节,二是不妨对外做有意的改善。有时间的话,最近两年我打算进行心理咨询方面的专业学习,我觉得这种学习既可以为文学创作所用,还可以用来清理生活中产出的各种心理垃圾,应该是一种积极的有效的科学的方式。

  傅爱毛:这则新闻中所出现的都是大牌作家,我与他们没有任何的可比性。我是一个小人物,只喜欢过平凡普通的日子。如果我具有像他们那样过人的才华,可能也会拼命努力。有时候他们可能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深深地明白,自己能力有限,不过混碗饭吃而已,只要温饱有保障,我从不逼迫自己。我喜欢懒散轻松的生活。不喜欢像运动员一样,整天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更不喜欢竞争和比赛。不管任何事情,一旦怀着比赛的心态去做,对我来说立即意趣全无,我会避之唯恐不及。我不在意别人的看法,说我胸无大志也好、说我平凡庸碌也罢,对我来说都无所谓。我只想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因为每个人都只有一辈子好活,每个人都无法把握自己的生命,上帝一声召唤,我们必须随叫随到,名也好、利也罢,到时候一切都将归零。因此只要活着一天,我就不想为难和违拗自己。我希望活得最大限度自在和舒心,仅此而已,别人怎么说怎么活对我没有什么影响。

  鱼禾:著名的病人们都是被名利累倒的,不是被写作累倒的。以一个凡人的身体,要夸父追日一样的执著,自然是要生病的,不单是作家,任何职业者都如此。纯粹的“文学生活”是没有源头活水的生活,枯竭是迟早的事。还是松弛一点好。我比较“钝感”,所以在写作中不苦楚,反而常常感到欣悦。当然,也许这仅仅是因为我只是个刚刚起跑的写作者,还不是十分理解被强大的名利或使命感追赶的痛苦,哈。

  南飞雁:看了这个报道后,希望所有的前辈和同行以及自己,能够健康生活,并在健康的生活中快乐地写作,体会书写文字的幸福。

  心理专家:要求“钝感”太为难作家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河南的作家群处在一个相对健康、平静的生活状态中,都在培养和维护一个有规律的生活,在创作中也有意识地调整心绪,努力将“文学的马拉松”跑完。

  针对这则报道以及作家的调查回馈,郑州大学应用心理研究所所长赵山明教授表示,其实焦虑与否与一个人从事的职业没有绝对的关系,主要是由其个性决定,也受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在心理临床中就有一种焦虑型人格,这种人对很小的事就会产生很强的焦虑感。而有一些作家,因为对社会的看法不同,以及因此形成了对社会游戏与规则的疏离,也许会造成很深的焦虑,而这种焦虑有时甚至是致命的,比如海子的自杀。

  对于那个有关“作家病”的报道,赵教授认为新闻报道不是科学研究,这所谓的“作家病”显然有夸大其词的嫌疑,首先我们不知道贾平凹、麦家等作家的真实情况,他们本人看到这种报道时的反应也未必是认可,因为他们焦虑的根源也许与市场根本无关,这种报道其实对作家有某种程度的不尊重,作家的焦虑源于自己的创作感受及对作品独特性的自我要求。赵教授说,生活中很多作家是我的朋友,在和他们的接触中,感觉他们是很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对生命和人生的思索也常让人心生敬意。有些作家回避了大规模的社会交往和经济活动,他的痛苦是内心的,这种焦虑起源于不被大众理解,他可能为这个问题焦虑,但同时也让他的作品更真实和独特。

  超凡教育研究所所长、心理咨询师张健认为,作家的焦虑折射出了社会群体性焦虑,这是社会深层次的问题。正如作家阎连科所讲的“每个人都生存在困境中,而作家的压力是对生命、历史痛苦的思考本身所无法逃避的”,张所长说,他非常认同阎连科的看法。

  对于心理工作者建议作家应该学会心理上的“钝感”,张健认为很难,因为任何作品的创作都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那么作为作家他们都具有超越常人的敏锐的观察力,让他们面对生活、社会的种种现象表现出“钝感”,那真的太难为他们了。由于社会深层次问题的呈现,作为这个感知能力丰富的群体,他们早已深深体悟,但由于是社会层面的问题,他们面对时更多表现的也是无奈,他们为了缓解这种无奈,于是就去改变自己的想法尽可能去适应这样一个现状,而这种适应并非本意,于是在选择中他们焦虑了,所以,张健认为这个群体的焦虑并非名利惹的祸。

  大多数作家生活在现实生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