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寻常,是听众对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第36届文化讲坛的一个特别感受。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中文系主任罗多弼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艾尔曼,两位地地道道的外国人,讲一口流利汉语,纵横捭阖的是高深的文化话题。
与这两位著名西方学者同台共论的,是香港城市大学比较文学与翻译讲座教授张隆溪和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东西方的文化视角,在文化讲坛上珠联璧合,为济济一堂的听众们呈现了一种多元文化图景下的中国与中国文化。
自然而然,令人联想到的就是这一主题论述所暗合的不同寻常的背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博会所展示的,正是多元世界里不同文化的美丽展示与和谐相处。而这更需要我们坚守自己的文化立场,坚守自己的文化价值。因为“如果文化只有一种颜色,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单调的颜色,你可能会感到很寂寞,这就说明文化需要多元的立场”。主持嘉宾交流互动环节的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葛兆光的这句总结,感性却有思想的光芒。
罗多弼:儒家文化与世界文明
在瑞典汉学家罗多弼心目中,儒家文化是一个非常丰富的、多元的文化传统,“这个传统里有着许多不同的趋势,也有矛盾。比如说,有先秦的早期儒家,有汉代的儒家,有宋明理学,有清朝的汉学等等。而且儒家文化不但是思想,还表现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风俗习惯以及各种制度中。”
以世界文明的视野审视儒家文化,罗多弼充分肯定了儒家文化的价值:“对于今天和未来的世界文明而言,儒家文化是一个积极、丰富的宝库。打开这个宝库的大门,给全人类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那么,从儒家文化这个宝库里,罗多弼看到了什么熠熠生辉的东西?在昨天的文化讲坛上,他与大家分享了他所认为的儒家文化中最具价值的四个部分:其一是儒家文化中的平等思想——“孔子不是说了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二是儒家文化中的世界性和普遍性,“儒家认为 ‘四海之内皆兄弟’,与其说这符合中国自身的需要,不如说符合一个多元的世界文明的要求。”其三是儒家文化中对差异的尊重。“孔子的名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体现了一种宽容的尊重差异的思想。”其四,儒家文化中对“学”的重视。罗多弼认为,尽管儒家经典所谈的“学”主要是学习过去,以模仿为主,今天我们所需要的“学”以追求创新为主,“但是,为了创新,必须要知道过去和当代。了解历史,了解不同的文化传统的‘学’,会使得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
罗多弼一直致力于向瑞典乃至欧洲介绍儒家文化。他坦言,自己并不强求瑞典人接受儒家文化,自己的目的在于为瑞典人创造更多理解儒家文化、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因为,对儒家传统的了解,对我来说就是一种享受。”
艾尔曼:在全球史中重新思考中国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艾尔曼的汉学研究之路起步颇晚,且有点戏剧性:“读大学时,我父母要我学医学,我觉得没兴趣。后来要我学工程学,我对这个也没兴趣。一开始我学理工科的东西比较多,后来我改变主意,要学一些我什么都不知道的东西。我发现我对中国一点都不了解,所以大学二年级就到夏威夷去学中文。”在从事公共卫生工作多年后,艾尔曼考入宾夕法尼亚大学,1980年获东方学博士学位。此时,30多岁“高龄”的他才正式投入汉学研究的世界。
在昨天的文化讲坛上,艾尔曼一登讲坛就“辟谣”:“网上说,我的处女作出版没多久便获得我们汉学界至高荣誉费正清奖。其实那是提名。还有,说我曾是美国卫生部门的官员,其实当时我是被派到泰国从事卫生防疫工作,严格来讲,是在泰国当的官。”他的一番大实话,引得台下一阵笑声和掌声。
独特的学术经历,让艾尔曼的思考有着非常广阔的视野。从历史学的角度思考中国文化的价值,他认为,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亚洲二三流国家,严重打击了自信心,其制度和文化遭到多方批评和质疑,并引起反思;而进入20世纪中后期,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进入了上升期,踏上了民族复兴之路。艾尔曼认为,中国代表了将来亚洲的方向,将在国际上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中国文化的价值也会引起更多的重视和研究。
中华文化中“和”的特质,给艾尔曼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比如说某些不同的、互为矛盾的理念,西方人认为逻辑上合不来,必定产生矛盾冲突。但是中国人却能够将它们互相调和,很好地包容、融合在一起,这是中国文化的历史贡献。”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