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传统文化 >> 文化资讯 >> 正文
陈桥驿:一生作伴《水经…
“水浒”与“教材不宜”
中国孩子别看《水浒》,…
《水浒传》人物该屏蔽的…
梁山斥资25亿元建水浒文…
千年古县山东阳谷着力打…
江西武宁布贴《水浒一百…
山东为水浒故事申遗 两…
山东5县联手申遗 《水浒…
武汉市民篆刻“水浒108…
最新热门    
 
《水浒传》“鸟人”读错了?门外汉研究庆元方言

时间:2010-6-23 12:03:31  来源:浙江日报
大”字,庆元话念 “堕”(阳去);“田螺”的“螺”字,庆元话念“累”;“明天”的“明”字,庆元话念“芒”;“森林”的“林”字,庆元话念“婪”等等。这些只能在《诗经》、《史记》、《集韵》等古书上找到的古字和古音,在别的方言地区早已消失了,在这里却随处可见。

  人世几经沧桑,这些语言精华居然能够在这么一个弹丸之地如此完整、系统地保存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秋谷裕幸凭着职业的敏感,很快就发现这里的语言大有学术研究价值。吴老说,他原本打算在庆元停留一个星期就走的,结果一蹲就是两个来月。此后,他每年来中国,都少不了要到庆元调查考察一番,每一回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你们看那个抄书的又来了

  今年74岁的吴老,早年前是庆元县造纸厂的一名职工,曾经获得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技术革新能手、浙江省劳动模范、丽水地区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等荣誉称号。著书中所有碰到的困难,都没能压倒这个劳模强烈的求知热情,吴老找来语言学、文字学等书籍,从基础开始学习,以《说文解字》、《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汉语大字典》为师,自学所需的知识。并日夜整理庆元方言,以《汉语拼音方案》为基础,制定出一套庆元方言的拼音方案,用来为“字汇”和“词汇”注音。半年时间后,简单的初稿出来了。

  谁料,初稿一出来,马上就有行家指出:为了便于与外界交流,并让外国人也能读懂庆元方言,必须采用国际音标。这也就意味着,要推倒重来,之前半年多的时间所做的努力全都白花了。

  是坚持,还是放弃?吴老选择了前者。

  倔强的吴老做事情向来有始有终,为使研究工作不至于半途而废,他决定坚持到底。吴老全身心投入,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他都闷在阁楼里查阅、整理资料。艰苦地刻写,使得他的右手食指严重变形。1997年5月份,吴老因病来杭州治疗,也照样念念不忘他的方言研究。他随时把纸笔带在身上,偶有所得,立即记下来。一有时间就上新华书店找资料,书买不起就专拣有用的抄,时间一长,营业员看到他,大老远就会互相转告:“看,抄书的又来了。” 治病时间两个多月,研究工作一直没有中断过。

  2002年,采用国际音标注音的《庆元方言研究》初稿终于出来了。“书中收集的每一个字音字都做到有据可依。”吴老高兴的是,他做到了力求音义切近,这不仅为庆元方言找到了“古“的来源和依据,也给语言文字工作提供了颇有价值的研究参考资料。手捧上下两册书稿,吴老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自1996年以来,每年的365天,他几乎都扑在学习、研究方言上。

  为了完善书稿,吴老经常走街串巷,深入田间地头,到百姓生活中去,请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帮助提供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歇后语、俗语、谚语、民谣。碰到老人聊天、村妇吵架,就会站在旁边听,发现有书中还没收录的,就认真地记下来,随时补充进去,方言的书稿就这样不断完善起来。

  历经多年,《庆元方言研究》一改再改,终于在2007年可以定稿了,十多年的辛勤付出,此时在吴老的心里,已经不仅仅是幸福二字可以形容。

  “既然已经有了现成的、能够拿得出手的著作,为什么不抓紧出版呢?”正在庆元县挂职的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李卫旗想。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历尽艰辛的《庆元方言研究》终于呱呱落地。

    本报记者 刘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