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八卦风云:“市场主力”…
美国“自由市场”:“缺…
美国“自由市场”:“缺…
警惕:“世界钢铁工厂”…
比目鱼:“动物法则”比…
湖南株洲:“一般干部大…
易经观点:“小阳春”人…
开运一点通:“创业成功…
住宅风水案例 广州卢先…
考古发现:“项羽火烧阿…
最新热门    
 
意境:“文之母也”

时间:2009-8-8 16:53:30  来源:不详

  [摘要]林纾最重要的古文论著《春觉斋论文》,集中探讨了古文审美艺术的诸种内涵与形式,其中尤以意境论最具特色。林纾以“意境”为“文之母”——古文艺术追求的至高境界,以“真”为核心,以高洁诚谨为上,以诗书、仁义及世途之阅历为造境不可或缺之前提,最终塑造兼具“海阔天空气象”与“清风朗月胸襟”的审美至境。同时,林纾还是将意境论移至古文并进行具体阐述的第一人,其理论是对中国古典意境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深化与扩展,因此,在中国古典散文审美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

  [关键词]林纾;《春觉斋论文》;意境;高洁诚谨;造境
  
  “文以载道”是中国传统文学“尚用轻文”价值观最集中的表现,自古以来,文人才子无不希望在政治仕途上建立不朽功业。桐城先祖方苞、姚鼐等人都曾旗帜鲜明地坚持道德事功高于文学创作,他们多不甘以文人自居而求文学有济于世。鸦片战争以后,桐城派散文在救亡图存的呼声中,经世致用的功能得到史无前例地张扬:姚莹倡导“义理、经济、多闻、辞章”四结合的创作思想;梅曾亮提出“文章之事莫大乎因时”;曾国藩强调为学之术有四“曰义理、曰考据、曰辞章、曰经济”。同时期的桐城文家薛福成、黎庶昌、郭嵩焘、吴汝纶等,在政治上多属洋务派、维新派,也都强调文学的实用性,此可谓大势所趋。
  一般情况下,注重与强调文学功用的人大都具有现实中有可能实行的因素,或职位、或政治影响力,而这些林纾都不具备。他虽自幼苦读诗书,但31岁才中“举人”,此后“七上春宫”(七次参加礼部考试)皆不遇,加上触目即是的官场腐败与社会黑暗,林纾宦情熄灭。他把所有的生命热忱贯注在古文的研读与教授上,古文成为他一生执着的事业——安身立命之本。他在清末民初是颇有文名的:“大抵崇魏晋者,称太炎为大师,而取唐宋,则推林纾为宗盟云”。林纾一生以翻译、授徒、卖画为生,布衣身份与政治边缘处境使他能够在文学创作与理论上不囿于功利性的需求,比桐城派古文家及同时代的文家更注重散文的美感特征。《春觉斋论文》是林纾最重要的古文论著,开篇即道:“论道之书质,质则或绌于采;析理之言微,微则坐困于思”、“因言之正,施以词采,秀气自生”。可见,林纾非常重视古文除“义理”之外的“词采”等审美因素的重要性。在《春觉斋论文》中,林纾集中探讨了古文的审美内涵与艺术形式,《应知八则》例举古典美学的经典范畴:意境、识度、气势、声调、筋脉、风趣、情韵、神味,并一一对概念进行剖析,细诉其构因、演变、具体表现、创作技巧及代表作品等。“林纾标举‘意境’、‘气势’、‘情韵’、‘神味’,甚至‘风趣’。显然,林纾对于散文的美感特征要重视得多,强调得多”。可以说,林纾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桐城派古文理论的精华,更是对传统古文艺术理论一次系统的撷精取宏,其古文艺术论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其中许多见解至今仍不乏可借鉴之处。在这个意义上,现代学者张俊才称“林纾不愧为传统古文艺术理论的集大成者”。
  
  一、以“意境”论文的价值与意义
  
  众所周知,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与文艺学的经典范畴,在林纾的古文艺术论体系中,他推“意境”为“文之母也”,认为“意境”是中国古典散文艺术追求的至高境界。《周易·系辞》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庄子则说“言者所以得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人类复杂的思想感情很难用语言文字清晰完美地呈现出来,或者说人表达出来的语言和他真正领会到的思想之间存在永恒的差距,这是古今中外文艺创作的永恒难题。那么,如何最大可能地解决这个矛盾呢?《周易·系辞》说“圣人立象以尽意”,既然内心思想复杂得难以完整呈现,那么不妨借助“象”这个中介物来完成思想的传递。“象”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包括语言、文字、线条、色彩、动作、旋律等等。意境是意象理论的提高与扩展,代表了艺术审美最深层的意蕴与最高远的境界,它引导欣赏者超越了艺术作品中具体有限的画面、色调、事件、场景,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灵性的感受与领悟。
  由于意境比较恰切地代表了艺术作品中种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复杂美感,因而它被广泛地运用于文学评论中,尤其在明清时期,王世贞、沈德潜、袁枚等人的论诗都涉及“境”或“境界”的问题。20世纪初期,王国维对中国古典意境论进行总结,并结合西方美学观念将意境说改为境界说,认为“词以境界最上”,元曲、传奇小说之所以动人也在于有“意境”,其意境论对于推动中国古典诗学的现代化有着深远意义。在文学艺术性的强调上,笔者以为林纾与王国维倒有几分相似之处。只是王国维对中国古典审美形态的研究主要借助于对中西方文艺理论的融会贯通,且偏以意境或境界论诗词,却不及古文,当然这同时也是长久以来中国古典意境论的偏颇。林纾没有出过国,也没有西方美学的基础,他对西方文学的体认主要来自于所翻译的200多种西方小说,不过,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学术视野上的狭隘。意境作为富有中华民族审美心理与思维特点的范畴与理念,用西方美学的逻辑性体系与语言来比照、诠释,是否就能得到学理上的清晰界定呢?这种界定还能使“意境”葆有民族与传统的特色吗?已有不少学者对此提出异议,这是题外话,本文不论。林纾在总结与更新中国传统文论的基础上展开对意境论的探讨,他是真正将“意境”一词移至古文并进行具体阐述的第一人。更重要的是,在情韵、气势、风趣、神味诸审美因素中,林纾首推“意境”为古文审美艺术的至高境界,意境是贯穿林纾古文论的一个关键词,其云:“意境者,文之母也,一切奇正之格,皆出于是闻。不讲意境,是自塞其途,终身无进道之日矣”。“奇正”之说源于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之鉴赏六观说,“一切奇正之格”可以理解为文章在体式、布局、言辞、风格等各方面的灵活多变,即意境作为行文的先决条件决定了文章展现的各种风貌,故而“后文采而先意境”、意境的酝酿“须讲究在未临文之先”。早在20世纪30年代,与龄谈及林纾论文要旨时就说:“其论古文也,以文气、文境、文词为三大要。三者之中,特重文境,谓古文不能造境,即沦于尘浊”;曾宪辉也认为“较之姚鼐,林氏更看重意境”。林纾对古文“意境”理论的探讨与研究是对中国古典“意境”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深化与扩展,在“意境”论和中国古典散文审美理论的发展史上都具有特殊意义。

  三、“意境当以高洁诚谨为上者”
  
  林纾论意境以“高洁诚谨为上者”。他曾以画家作画相喻,欲状一清风高节之人,则必以茅舍枳篱相匹配,才能显得在在咸有道气;若是加以豚栅鸡栖,境界自然流于凡下,不能成高人之居处。古文创作正是如此,文意与修辞无不关系着艺术境界的高下,若要求艺术作品中“咸有道气”,则必要有雅洁之体辞与之相匹配。方苞早有古文“雅洁”之说,“洁”主要指文体明于体要、不繁不杂;“雅”则指语辞不俚不俗、雅驯熨帖,他认为古文不可人语录中语、魏晋六朝人藻俪俳语、汉赋中板重字法、诗歌中隽语、南北史佻巧语等等,且以古文“或杂小说”为一大忌。林纾认为“古文之体极严,宁守范围,勿矜才思”,又认为非但“藻丽俳语”、“隽语”、“佻巧语”,而且所谓“鄙俗语”、“凡贱语”、“委巷小家子语”以及“东人新名词”也一律不能用人古文,以此保证古文文辞的“雅洁”。
  林纾著有“论文十六忌”:忌直率、忌剽袭、忌庸絮、忌虚枵、忌险怪、忌凡猥、忌肤博、忌轻儇、忌偏执、忌狂谬、忌涂饰、忌繁碎、忌糅杂、忌牵拘、忌熟烂;“用笔八则”:起笔、伏笔、顿笔、顶笔、插笔、省笔、绕笔、收笔;“用字四法”:换字法、拼字法、矣字用法、也字用法。其中涉及了古文创作的各种大小避忌,如立意须中正庄重、说理须浑厚精深、叙事须简洁扼要、言情须自然动人、谋篇布局须平妥中求创造、语言修辞锤炼须稳中讲新意等等,其细致入微的程度让人叹为观止。历代文家中,恐怕没有人如林纾这样对古文创作艺术作如此全面具体的总结与论述,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古文最终酿造最纯净高远的文境。当然,创作上过多的清规戒律也显示了林纾论文守旧与陈腐的一面。
  桐城先祖姚鼐以“义理、考据、文章”的相互为用作为论文纲领,但林纾却深恶考据之学,他认为散文与骈文不同,“为骈文者,不能不用渔猎”,而“散文用事,当如水中着盐,不见盐质”,若搬演事实、堆砌臃肿,只会更令人生恶。林纾服膺厉太鸿诗词,但反感其散文无篇不加考据,认为这样表面上可能显得精博,实际上更使后人困惑寻索,正如求馔于厨门,充腹即已,而不能使人久久留其余味于胸中。不加节制的考据与用典只能使文章毫无余韵可言,哪里还能找到“海阔天空”、“清风朗月”的高远气象?所以,为了涵养文境,林纾反对考据“使事于经史中”,而主张“析理于经史中”,做到临文之先“心胸明澈,名理充备”,这样有利于处理繁多思绪,不至令人迷惑。正如“左氏之叙曹卫事,简易显豁,明明是曲,读之则直而晓。明明是深,读之似浅而无奇。……此等文境,亦大不轻易走到”。左氏能于头绪纷繁之事中驭繁就简,读来简易显豁、了然于心,若非先立意经营,恐怕难以获得如此高洁诚谨的文境。
  既然意境是古文艺术的最高境界,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林纾鉴赏古文审美艺术的重要标准,他在古文评析与小说序跋之中多用“意境”评文。如评韩愈《答李翊书》云:“自无望速成,无诱势利起,至其言蔼如也,为一段,是取法上。择术端,到文字结胎后,出生意境,已成正宗文派”。林纾对写景抒情文情有独钟,认为柳宗元特别注重物我相融时漫生的悠远意境,其“山水之记为精绝”,“令人如在郁林、阳朔间”。他评柳宗元《愚溪诗序》曰:“子厚舍去溪上境物,用简笔贯串而下,数行之中,将‘八愚’完结清楚。即由‘愚’字生出意境,借溪之不适于用,以喻己之愚,寓牢骚于物象之中”。林纾认为欧曾之文蓄理其中、耐人寻味。欧阳修《醉翁亭记》起手本有数行,后以“环滁皆山也”一笔抹却,洗伐精粹,其严洁不可猝及。读其名山游记,常常是“未到菁华荟萃处,已有一股秀气先来扑人”,《岘山亭记》“表面轻淡平易,而其意境,实有千波万叠”。这些评论既抓住了文章的风格特点,又突显了论文以意境高洁为上的风格特征。林纾自己的古文创作中亦以抒情叙悲为醒目特点,他的许多作品以凡人小事为题材,却能在看似平常的生活细节中流露真情,物我同悲、情景交融。钱基博称“纾之文工为叙事抒情,杂以恢诡,婉媚动人,实前古所未有”,正是对其艺术特点的充分肯定。
  
  四、造境的酝酿与形成
  
  “文章唯能立意,方能造境。境者,意中之境也……意者,心之所造。境者,又意之所造也”。可见,在林纾的观念中,心→意+境→意境是古文创作中意境形成的全过程:以“心”为造境的开始,其次为“意”,意与境合、情境交融,形成文之“意境”。在林纾看来,“心”是“造境”过程中首要条件:“须知不鄙倍于言,正由其不鄙倍于心”。林纾说“意境”须“有海阔天空气象,有清风明月胸襟”。“海阔天空”指艺术作品表现出的高洁诚谨的境界,“清风明月胸襟”则是对创作者性情与道德修养的要求,这才是酿造境界更深层次的制约因素。
  刘勰所谓“宜蓄素以绷中,散采以彪外”,文采用以显示外在的美,才德用以充实内在的美。对于深受孔孟之道熏染、遵从圣人之言的林纾来说,作品要起着“道德发为文章之作用”,作者必须“获理适道”。“不但宜多读书、广阅历,尤当深究乎古人心身性命之学”。林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