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百年《西游记》作者研究…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
百回本《西游记》作者新…
关于《西游记》作者之争…
《楚辞·远游》作者考论
《板》、《召旻》、《瞻…
明清女性序跋作者的戏曲…
三国演义作者的创作心理…
民俗文化工作者需要打破…
论庄子的文艺思想及现实…
最新热门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耿仲琳、田瑞昌关于李商隐诗歌艺术的研究

时间:2009-8-8 16:54:21  来源:不详
。”此处耿解似过简。依《李贺歌诗愚解稿》,耿说:“《恼公》是打油诗……又是一篇严肃的诗文评点。它从嘲讽《登徒子好

色赋》入手,揭露了毛公《诗序》的虚妄。”“它对《楚辞》《桃花源诗》社会历史背景的揭示,使人惊愕。全诗一百句,可分为《捉玉(二十八句)》《猎熊(二十句)》《蛰居(二十句)》《出游

(十四句)》《登天(十八句)》等五章;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非艳诗,非  ‘自嘲’,旧注皆非。”
  李贺的《捉玉》为宋玉正了名。本是东家子痴情于宋玉,宋玉受“扬诗守礼”影响深拒之。一个正人君子,一个痴情之爱,却被“登徒子”诬之好色。他作《登徒子好色赋》,为自己辩白,也未能

改变千年糟蹋,乃至唐李白诗为其正:“宋玉事楚王,立身本高洁。巫山赋彩云,郢路歌白雪。举国莫能和,巴人皆卷舌。一惑登徒言,恩情遂中绝。”李贺诗还其“扬诗守礼”本貌,未被人解。故今

耿仲琳正解李贺诗,也算还了宋玉的清白,仅此也大功一件。
  但耿解李贺诗的意义不在此,而是通过“晚树迷新蝶”句,问“庄生晓梦迷蝴蝶”相对应、相联结。耿说:“迷新蝶”即“庄生晓梦”之意,有前人姚铨期注为证
  不仅如此,李贺通过描写东家子《猎熊》(熊,指宋玉),除歌赞纯真爱情、反封建礼教之外,又引出“晚树”即李贺这个晚生后辈(耿新考)与东家子合壁于“庄子故居——漆园了”,这不单是

指隔了几百年的“神爱”,而主要是抒发两人皆不被人赏识与接受之“同病相怜”的悲叹!
  又不仅此,更在李贺通过“帘”、“扉”、“床”、“席”的描绘,展示了汉武帝的种种骄奢淫逸,仅相侍美女竟有千人。耿问:“汉武帝的‘帘’、赵飞燕的‘扉’、鱼弘的‘床’、当朝的贡‘

席’”,“庄子哪有这么珍贵的物品?”因此,可证李贺借题发挥,比类讥讽不假。从上可悟知,“庄生”即李贺及诗。
  还不仅此,在下章《蛰居》, 把个“常为军锋”又“历南谯、盱眙、竟陵太守”,自言“我为郡有四尽:水中鱼鳖尽;山中麋鹿尽;田中米谷尽;村里人庶尽。性侈糜、侍妾百余人、车马服玩皆穷

一时之盛”的鱼弘“这个大贪犯拿来示众”。且《蛰居》诗境趋于细微,耿对诗句一一作了细考,说李贺“这是揭毛公的癞疮疤”(指毛公《诗序》)。下面的《出游》《登天》所展示的李贺理想与对

汉武帝的荒淫无度的进一步揭露(骂前喻今吧?),展现了李贺的反皇权思想,这里就不一一叙介了。
  知道了上述梗概,我们对耿解:“‘庄生晓梦迷蝴蝶’,这是盛赞李贺《恼公》,点出这首诗的‘眼’或解诗的钥匙在‘晚树迷新蝶’一句”,明白“庄生”、“晚树”皆指李贺,就不难理解商隐

诗,可了然于胸了。
  第六节,解“望帝春心托杜鹃”。认为元问好与翁方纲所注:“大旨了然”,且‘他俩都近乎断定‘望帝’句是指《锦瑟》,也可推而广之是李商隐所有的诗,也就是《义山集》的笺注或是总评。

”说:“这是很有见地的。”不过我查《笺评》,这两人解得并无如此透。故耿补之,说:“‘春心’必当解作‘企盼政治之春的到来。’”耿证:“这个‘春心’与李贺《昌谷诗》、李商隐《燕台诗

四首之一》,是完全雷同的。”因此,“这句也是商隐对李贺歌诗的笺注总评。”如果我们把上几句联起来,“锦瑟”是指李诗或李李诗,那么《锦瑟》“五十弦”、“一弦一柱”、“庄生晓梦”、“

春心杜鹃”是控诉皇权腐败、歌吟反对皇权思想的主旨不就大明了吗?细玩耿解,“望帝”即指李贺亦喻李商隐,其企盼政治清明、政治之春到来的追求与理想,不也就昭然了吗?
  第七节至第十节,耿进步考证“五十弦”、“望帝”句,“谁家红泪客,不忍过瞿塘”,就是指“望帝”。耿说:“窃以为‘五十弦’‘望帝’句,又可视为李商隐对李贺《蜀国弦》的读后感。”

看耿解即明。
  第十一节至第十六节,解“沧海月明珠有泪”句。耿考:《博物志》与《礼斗威仪》,或指“其眼泣则成珠”,或“江海出明珠”,“皆可逾”。补充:“李贺的《洛姝真珠》、‘闲取真珠掷龙堂

’”(为《帝子歌》句——笔者)之“真珠”都暗喻李贺之歌诗。《李贺、李商隐诗歌愚解稿》中考证,李商隐对此是知道的。“所以这句诗的旨趣是说,李的歌诗(‘月明珠’)都含着眼泪。当然,

商隐的诗又何常不是充满着泪水呢?”而在第二十节(移此):引刘学锴、余恕诚《按》,又继作考说:“‘沦海’句写瑟声之清寥悲苦”,“《狄仁杰传》(中有言):‘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

海遗珠矣’,这句正含沦海遗珠之意,(两意)不可偏废。”由上考可知:“真珠”暗喻诗歌;“明珠有泪”喻二李诗歌;还知“沦海遗珠”指人,亦即指贺与商隐,故“沧海月明珠有泪”,昭然。
  第十七节至第二十七节:解“蓝田日暖玉生烟”句。耿引《朱注》《程注》《冯注》和钱钟书的《谈艺录补订》作考解。《朱注》言“蓝玉”产地。《程注》引吴女紫玉动人故事,说明“玉如烟然

”典。《冯注》讲“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之意。说明“义山句本此”。耿认为,此几款“皆可参考”。
  耿考补解“蓝田日暖玉生烟”。认为“此句与李贺《老夫采玉歌》有联系”。这从其引诗:“采玉须水碧”、“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杜鹃口血老夫泪”、“千年恨溪水”、“风

雨如啸”、“挂绳青袅袅”、“古台石磴悬肠草”等词句中,更可知“蓝田日暖玉生烟”的深刻含义,揭示的是“蓝田玉工”之凄苦,暗喻的是商隐诗之血泪!
  不仅如此,耿借钱钟书《谈艺录补订》论及《锦瑟》称:对于“形象思维”,“长吉生于8世纪初,已谙此道”,引出话题说:“我们又可增加一解:‘蓝田日暖玉生烟’”,是“为赞李贺的《老夫

采玉歌》”的,也即它是“像太阳般温暖着贫苦的玉工的心而升华为玉生烟般可望而不可即的华章”,这同《冯注》“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完全一致,但深刻得多了。
  第二十八节至第三十节,解最后两句诗。耿明确指出:“‘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是追忆李贺,也追忆自己华年笃学李贺而又痴又迷的情状,而‘惘然若失’矣!”耿考“惘然”

与“惘惘”,认为“商隐的‘惘然’,正解可作“惘惘”,“即是指哀李贺英年早逝。”
  这样我们把上考解串起来,《锦瑟》全诗吟唱的是《义山集》和李贺诗,亦托寄着对李贺的追思哀思。这恰是因为李贺诗饱含着血泪苦,揭露了皇权腐败,抒发了反皇权思想,预示了帝王制度大厦

将倾,为其唱挽歌;同时,这也正是商隐诗集宗师李贺的主旨内容。于是,可知诗盛赞李贺、追思李贺岂不(逝去)“当时已惘然”而只能是“可待成追忆”了吗?不仅如此,还应设考,就李商隐、李

贺诗的反皇权思想与追求而言,他们就真的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了吗?就信心满满了吗?就不“惘然”了吗?也许到李商隐离开人世时,恐怕也只能将其一生吟歌之理想,抒作“此情可待成追忆

”吧!
  由此我们可知历代学者因为没有这种从民而来的反皇权思想,故他们无法理解、解释不通,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我试着依耿仲琳解,用自由体诗,抒发一下李商隐这首诗的意与境: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锦瑟为弹何?/只听五十弦怆凉悲曲凄歌;/你是琴,又是诗,/还是老师长吉昌谷李贺。/你那歌诗瑟曲啊,/迷我心思,/恸我心魄;/痴心不改啊,/如你一样写出世间不平问天德。/大才反皇权啊,

/何英年逝早人离去,/只让我思华年、成追忆,/吾亦将去心漠漠!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庄生晓梦,何人做啊,/梦境又几何?/《恼公》五章成绝唱,/昌谷义山动地说;/抒尽真情人不识啊,/同病相怜梦寐庄廓;/须细看啊,/指桑骂槐罪鱼弘,/借题发挥展帝恶;/晚树迷新蝶啊,/骑

马四游去,/尔去登天吾追德!/望帝为何指啊,/诗展李贺情寄托;/春心亦非恋,/期望清明政治开春河;/沧海喻李贺啊,/诗成明珠泪亦多;/蓝田产玉盛啊,/苦工如同鹃啼血;/暖玉生烟啊,杜鹃托

;/近似眼前啊,漂渺渺,/仍是梦,远在天边不能得。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呜呼!/此情又何情?/学李贺,追李贺,/一生志同问民苦,/追及华年思笃学;/此情怎可待啊,/茫茫然只能成追忆,/为君逝时已惘然,/今吟成诗更怅呵!/呜呼!/此情更何情啊?/你我一生吟民

苦,/痛斥皇权数罪恶;/苍天可有眼啊,/茫茫寥氵穴问几何?/汇集成卷多血泪,/秉钧何立德!/惘然惘然又惘然啊,/此情可待成追忆,/你我去游天,/审苍茫、问大地,/“但歌井中泥”,/留将后人

做!
  不知是否牵强?然我们看了下段《井中泥》也许能了然李商隐为何将《锦瑟》作卷首诗,而将《井中泥》作压尾诗的深意了。
  第三十一节至三十四节:解《井中泥四十韵》。
  《井中泥》是《义山集三卷》压尾作。按耿解,李贺、李商隐诗的主旨是反皇权思想。但这一思想并非皆显然,也并非说他们具有今人的“民主观”了。但我们必须承认,其诗的思想至少体现着平

民观,不以皇权为神圣,非“愚忠”,而是为民而呼而鼓。而当其经历坎坷人生迹遇,总揽世事,不得其途时,就只能也必然会去问天问地问民。“大钧运群有,难以一理推”是感悟;“顾于冥冥内,

为问秉者谁?”这是问天。“浮云不相顾,寥氵穴(宇宙)谁为梯?悒悒夜参(将)半,但歌井中泥。”这是问于民、寄于民。这个思想难道不是彻底的反皇权思想吗?
  历史上各家解注,对《井中泥》褒贬不一,尤就诗风而言。多认为李商隐“五言古多用古韵,井泥一篇,援引议论又似杜牧,但更冗漫耳。(《诗源辨体》)“义山绮才艳骨,作古诗乃学少陵,如

《井泥》《骄儿》《行次西郊》《戏题枢言草阁》《李肱所遗画松》,颇能质朴。”(《戴酒圆诗话》)贬者莫过纪晓岚,说《井中泥》“元白体也,意浅而味薄(他根本没读明白),学之易至于率俚

”。(诗说)。解得比较规矩的是张佩纶,他说:“以余意断之,《井泥》殆与樊川《杜秋诗》同旨”;“此篇感念一生得丧而作。”其《按》:“诗分五节。第一节深埋地底之泥因治井得升腾地面,

上承雨露。第二节写井泥筑为池堤后,池上林间所呈现之幽美景色。‘因之’二句,由井泥地位之变化联想及己生平遭际,引起对‘物理’之议论,为一、二两段转关。第三节以‘茫茫此群品,不定轮

与蹄’二语总起,列举舜、禹、秦皇、汉祖、魏武、五胡等大有作为之帝王均起于微贱,以证贱者可变为贵,与上段井泥地位之变化紧相呼应。然后以‘不独帝王尔,臣下亦如斯’二语转入第四节。伊

尹、吕望、樊哙、灌婴等,均出身微贱而佐兴王成大业者。长沙定王、董偃虽无功业可言,然亦因微贱而升居尊贵者。男变为女、君化为禽、鸡犬升天,则与上述变化不伦,作者或迷惘、或感慨、或讥

讽,感情亦随之而异。要之,三四两节为一大段,期间所叙社会人事变化,大半为作者所企望并赞美之变化。(吾在此注几句:若与李商隐赞《恼公》之情联系看,此话十分可疑,与无君论思想更是相

抵触,商隐所列不过是历史事件,倡举的是低贱者非不贵,此评与‘但问井中泥’,更是背向而驰也。)然亦有作者所惶惑或否定之变化。二者杂陈。作者随深感自然社会之变化难以把握。故第五节(

亦即第三段)即就‘大钧运群有,难以一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