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美国轰炸中国大使馆炸出…
美日印军演欲对中国“东…
中国男色的花开花落
中国第一部男色电影
中国仁义的富商从古至今…
网友坦言中国联通WCDMA…
当中国人的谋略演变为耍…
台湾若想得通 中国当局…
中学课文在以极尽妖魔化…
中国的文化背着“另类”…
最新热门    
 
中国当代文学鼎盛期再望

时间:2009-8-8 16:54:45  来源:不详
浮眼前,让你确实感觉、确实晕眩、确实惊叹,然而,当你想抓住它们,将之揉进怀中装进袋里,它们又飘了,飘得仍那么迷蒙,那么似有似无。毫无疑问,孙甘露以他独特的语言立足中国当代文坛。然而,无论如何也要说上一句:孙甘露表现最出色的文字却不在这个公认特点的囊括中。这些文字因其无根性、凌空性、飘悠性,虽优美,却至虚无。孙甘露是个有着良好感觉的作家,他的感觉难得的细腻、难得的别致、难得的准确,非常难得。当他的文字改变了天空性,落到地上,和他良好的感觉切切实实地结合、扎扎实实地出现在笔下人与事的身上时,那时的他,所呈现的美,才是最美最过人的。然而,不得不再说一句,孙甘露表现最好的文字是落到地面的文字,但表现最差的文字同样是落到地面的文字。当他像人群中的平常一员,想要表现他的人间老成、练达、洒脱甚至高雅时,他的表现远不理想,可以说,写得出那样文字的作家,在中国,为数不少。
  韩少功
  韩少功是个例外。这个表面看来有点随和有点柔顺的作家骨子里有的恰是极其的湖南执拗,他始终在和社会生气较劲,严格地说,在和文坛生气较劲。当其他作家都在耍聪明,玩心眼,抄近路,走捷径,端着放大镜寻找吓唬中国文学公民的方式方法、寻找快速抵达成功彼岸的缝隙时,他拒绝同流合污,拒绝轻薄,拒绝急功近利,拒绝捷径裂缝的诱惑。他是高傲的,骄傲地昂着他的头,骄傲地展示他的无声鄙夷。不同的是,他的骄傲表示法是低调的,是抽身、是纳言、是退到低谷的那种低。他非常重视“清醒”、“冷静”这类字眼,几分刻意地把自己打扮成一个与生活、社会、文学有着一定距离的清醒观望者。他的确具有骄傲资本。中国当代作家中,他的写作技能数一数二,是难得的一个难在写作中找到毛病的作家。他思维缜密,惜墨如金,始终严格看管自己的文字。不管结构细节文字,还是思想认识,在具体的操作表述中,他几乎做得到滴水不漏。他还很全面,拥有各方面的丰富知识。然而,这位骨子里高傲倔强、始终都在中国社会中国文学生气较劲对着干的湖南汉子,竖立自己的正气文气才气傲气的同时,也为自己竖起了一道围墙。他过于端庄过于理性了,少了点灵,少了点巧,少了点随意。不管先天使然还是后天使然,有意无意,他始终在用自己过于成熟的理性对本该也成熟也丰富的感性进行规模不小的扼杀。他极其谨慎地看管自己的感情,不允轻易流露,这种谨慎已到刻意阻止其流通的地步。这是他的大忌。他成全了自己的缜密、严谨、成熟、冷静,却丢失了激情、热血,丢失了原本可以喷薄的爱与憎、丢失了洒脱与大气。
  余秋雨
  余秋雨――一个稍后一些出现的耀眼明星。他的才能不值得怀疑。他不仅具有才气,而且勤奋努力,学富五车,才学兼备。不管他的学识这里那里的一些细节上曾经出过多少错,谁也否认不了他的博学,否认不了他的才。他还是个具有发挥自己才气学识能力的人,辞富山海,秀气成采,柔性化的优美文笔和流畅详尽的表述,赋予了他广受喜爱的特殊魅力。一般而言,一个人的痛苦经历造就的将是这个人的稳重厚实,然而很特别,余秋雨的致命不足恰是他的轻浮浅薄。他不掩饰自己的轻浮浅薄,似也不在乎被人看出他的轻浮浅薄。也许这正是他的高明,他的阅历使他认定一个浅薄的时代浅薄的社会唯有轻浮浅薄地对待之。或许他对。他的每句话每个字每个眼神每个手势后面都有含义,都有他想达到的目的。他分分钟都在打扮自己,分分钟都在想如何表现自己、吹嘘、炫耀自己。这样的迫不及待在敏感不足的人看来是声情并茂,而在懂得自尊自爱、懂得分寸感的人看来则怎么也够不上上乘。他于人生于文字的过分表演严重损害了他的形象,决定了他可以拥有大量鲜花和掌声,但其质量却只能说一般。

  余华
  上世纪末,中国文坛的第一宠儿当数余华。他被众多爱戴他的手当作神话人物一样托起,无数汉字,都在竭力发挥吹捧这位文学英雄的功能。余华先生究竟有无才能?应该说有。他特别善于在一些本已强烈的场面细节中提取其中核心,将之纯粹化、绝对化、将之放大、将之推到极点。这也是为什么,他的小说总能给人刻骨铭心印象。但是,余华先生的才能是片面的,残缺的。他是个可以用残缺、单一、绝对的眼光把人、事写得残缺、单一、绝对的作家。但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他都没有也不可能有能力将人、事在全面、完整、客观的前提下写得饱满、形象、深入。也因此,因为他的才能短缺,当他厌倦了已得的给他先锋形象的太多掌声后,想要乘胜追击,转型为传统现实主义作家时,他遭受了致命的滑铁卢惨败。还得补充一句,中国文坛对于这位神话人物世界高度的作品的期待实在是种浪费。他是个小镇人,他用小镇人的眼光打量着世界,但时刻等待着伟大作家出现的中国文坛,竟把他的这一眼光误读成了用世界的眼光打量着小镇人。
  还有很多作家:张贤亮、张炜、张承志、格非、铁凝、陈忠实、史铁生、邓友梅,张洁、路遥、陈村,何立伟,叶辛、梁晓声,刘心武,等等,很多很多。但作家简述并非此文重中之重,恕不一一列数,有待来日详评。
  八十年代史无前例的全民文学热潮中,一大批智慧过人才能出色的作家脱颖而出,共同托起了中国当代文学的鼎盛局面。这批作家的确优秀,锥处馕中名副其实。然而,如此规模的全民文学运动产生这点量的优秀作家究竟算不算什么且不说,要说的是,尽管这些作家各有所长、各放异彩,他们的作品摆在当时看确实不错,但是,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不受时代限制的,不仅仅属于那个时代,其中必定也必须有着跨越时空的永恒存在的内涵。更何况,这些作品的缺陷还很明显,其中仍有那么多显而易见的粗制滥造,显而易见的肤浅、浮气,显而易见的投机取巧、华而不实、装神弄鬼、哗众取宠;这些作家的思维、情感、还不够丰厚,表达不够精准,心胸、眼界、视野也还不够超脱、不够宽宏、不够远大。
  这是一群整体上和政治靠得过近的作家。文学都会和政治沾边,但他们的问题是,和政治靠得太近。文学可以有政治,但文学不是政治。一定程度上,他们对政治问题社会问题的关心盖过了对文学问题的关心。整整一代甚至两代人。他们的成长期始终处于政治气味浓得不能化解的环境。不管是否讨厌那样的环境、不管有无心底的根本追求,他们被这样的环境浸染,习惯于这样环境,旧染成俗,他们看人看事的眼光天然也就带有这一环境的浸染。文学是开放性的,任何领域的内容都能成为文学内容。但即使八十年代这样一个比较开放的时期,社会给予他们的政治嗅觉以及社会问题的洞察力所提供的场地,其开阔度还极为有限。纵然对于生长的社会有着入木三分的了解,纵然有着足够的才气和功力,他们毕竟是在夹缝中写作,谈不上自由,达不到尽兴,最多能做的,也就是在有限范围内转弯抹角地做一点技巧性的隔靴搔痒。
  那个时期的文学创作处于的是一个探索阶段,尤其是对写作方法形式的探索。那个时期的作家们在西方文学中吸收了大量方法形式和主义。无疑,这于重新起步的当代文学极为有益。西方文学中提供的多种多样写作手法,活跃了中国作家的思维,开阔了眼界,打破了墨守成规的创作形式。天外有天。耳目一新。但是,内容决定形式。完美的形式一定是内容最恰当最合理的表现。方法形式的借用,只有在符合自身整体创作感的前提下、在与内容自然地融汇一体的前提下、能够帮助内容更好达到表达效果的,才是可取的。西方文学中的美丽特点,可以学习、可以借鉴、可以改造性地拿来己用,但却不适合不问所以原封不动地拷贝模仿,因缺少内容的配合,也不可能模仿拷贝得好。内容的产生因素中包括难以模仿拷贝的生活习惯和思维习惯,以及产生这些习惯的水源和土壤。那个时期出现的五花八门手法,有着足够的耀眼,也充分让人感受操作者崎岖复杂的智商之高,但它们花哨有余,内容不足,更谈不上形式和内容的配合。只能说,是个积极的、充分活力的、努力进取的探索阶段,一个尚需磨合、修剪、有待形式与内容达到真正统一的非完善阶段。
  只能说是一个开端,一个良好起步,前面的路还很长,还有太多明显不足有待改善。然而遗憾的是,不管这个群体是否还有修正自己继续远行的潜力,不管这个群体中的每个个人是否已达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最高天分,总之,正在这个群体应该继续奋力地朝前时,却停下了脚步。
  何以?
  应该说,这个群体有着他们难以克服的自身缺失。
  这是受尽曲折和苦难的一代。这代人目睹了太多血淋淋的斗争、活生生的残酷,太多人性的泯灭、道德的沦落。严酷的生活使得他们中的大多数已成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甚至是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他们是信奉适者生存的一代。他们复杂、冷峻、精明;太复杂、太冷峻、太精明。生活给以他们的提醒是:远离善良、真挚,远离稚嫩、软弱、远离耿直、诚实,远离敞开心扉。他们把自己包裹得很紧,心灵的很多方面对内对外都是封闭的,即使没有对人的伤害之心也有着对人的极其的防范之心。他们过于看重理性而冷落感情,甚至刻意驱赶、排斥感情,尤其是驱赶排斥感情中被他们看作软性的那一部分。文学是由感性和理性共组而成的,特别重要的是感性,它是文学之所以产生的根本理由也是根本源泉,不容或缺。这群作家,在守护自己的精明,建立自己刚强坚硬的情感世界的同时,事实上,他们把文学的心胸从博大推向了狭小,从完整推向了残缺;在驱赶排斥正常人的正常感情的同时,他们也驱赶排斥了人与人间心与心更大范围的相通。他们用来百倍热爱文字的是一颗残缺的心。
  文学需要诚意,百分之百的诚意。文学要求作家不仅拥有一个完整的思想感情体,还要求作家对自己刚柔相济的思想情感进行全面的、毫不留情的审视,以及这种审视后的充分、彻底、无保留的袒露,包括审视、袒露心灵角落中有意无意隐藏的狭隘。
  唯天下至诚,能尽其性、能尽人之性;唯天下至诚,能经纶天下大经,立天下大本,知天下之化育――绝对的至理名言。
  文学是很娇气的,也极敏感,需要绝对真诚的对待。
  即使四九年算起,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学也确实可算中国当代文学的鼎盛期,但对中国当代文学来说,将这个有欠成熟、远不理想的文学时期当作鼎盛期来接受,无论如何是种悲哀,而将之当作鼎盛期来骄傲地接受,那就更加悲哀。
  中国当代文学是否标高太低?!是否太易满足?!
  评论所担任的角色
  文学领域中,文学评论的作用至关重要。于读者,它帮助感觉那些似乎感到却又隐约模糊的感觉,引导理解、认识,提供更上层楼的宽广、精到、高明的阅读视眼和方法。于作者,它是一面镜子,通过镜子,作者可以清楚看到自己;它同时还是位一丝不苟实事求是严格挑剔的产品质量检验员,指出作品的合格、成功和不合格不成功处,分析它们所以成败的原因。文章由学,能在天资,才自内发,学以外成。根本来说,文学创作靠的是内才,作家所能达到的高度,由其固有的先天内才决定,后天的所有努力,不过是开掘这一先天的存在。优秀评论家的优秀评论之作用,正是帮助作家加速开掘其先天存在,通过锐利中肯到位的意见,触发作者幡然醒悟地看清自己,从而避开误区。可以说,真正优秀的评论家无论评优论劣,都是刺激度人的好手。
  然而,当今中国文学评论界的一些人,各竞新丽,务华弃实,所作之为与该起之用大相径庭。他们反反复复、层出不穷地制造概念,玩弄概念,从概念到概念没完没了地兜圈,巨室少珍,将每一件最简单的事以最旋转最绕道最复杂的方法说出,说得读者不清不楚,糊里胡涂,云里雾里。而读者的费解难懂正是他们追求的最佳效果。非博学不能综其理。只有费解难懂才具高明深奥的可能。妙不可言。为这妙不可言,他们还经常地、刻意地置放错位排列的大量翡翠珍珠钻石般的漂亮文字,义悴辞华,理拙文泽,却逼人眼花缭乱、头昏脑胀、不敢等闲视之。这样的评论家,还有一个拿手好戏、一把杀手锏、一样百试百灵的吓人手段:他们会在文章中十次二十次三十次层层迭迭地堆砌长长的名人名著语录索引,特别是外国名人名著,越多越好,越冷僻越理想。
  这是当代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