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美国轰炸中国大使馆炸出…
美日印军演欲对中国“东…
中国男色的花开花落
中国第一部男色电影
中国仁义的富商从古至今…
网友坦言中国联通WCDMA…
当中国人的谋略演变为耍…
台湾若想得通 中国当局…
中学课文在以极尽妖魔化…
中国的文化背着“另类”…
最新热门    
 
中国当代文学鼎盛期再望

时间:2009-8-8 16:54:45  来源:不详
中国文学评论界出现的新八股,华丽、生涩、美艳。这样的八股文,除了附庸风雅的,读者看不懂,作家同样看不懂。一页页天花乱坠的文字如同天外来书,哪怕正被评论的作家都不知到底在说什么,与自己有关无关。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这样的八股,去掉头饰项链般的词藻和概念,所剩无几,像只掉毛掉了一半的锦鸡;再去掉大量引用的他人观点与见解,那就成了只一根毛都没有的光秃秃的锦鸡。
  一流评论家,永远在说的是自己的观点,别人观点只是自己观点的从属,所以指明别人,只为显示不掠人美辞以为己有的亮堂堂的君子风度;二流评论家,靠别人的观点支撑自己的观点,别人的观点往往大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往往本末倒置地从属于别人;而三流评论家,不说自己的观点说不好,就算引用别人的观点都找不到放置的正确位子。
  现在的一些评论家,说实在的,评论领域,是他们阳错阴差跨入的一脚。事实上,他们是学者、是理论研究工作者。他们非常优秀,勤奋踏实,博览群书,学识丰厚,古今中外,无所不知,有着出色的引证能力、出色的梳理归纳总结重组能力,但是,他们缺少评论家所必需的敏感性、审视性、尖锐性、深透性,严重缺少;他们也远远达不到评论家所必需的深入浅出、辞约旨丰、清晰明了、一语中的。
  如果说,当代中国的文学评论只是前面说的那样花拳绣腿空对空,那么情况将会简单得多,那样的批评,虽然帮不了文学却也伤害不了文学,充其量不过是这样一些评论家们自我欣赏的集体自慰,最多也不过是他们彼此间的炫耀比试,一场谁比谁更有学养更多词藻更复杂更迂回更生涩难懂的秀。但麻烦的是,他们中的一些,改变了评论的臧否功能,基本无视批评作用,而将另一半五倍十倍地放大,将肯定放大成表扬将表扬放大成颂扬。上一个真实与人性缺席的时代不仅造就了他们迂回曲折、言他人之言的习惯,客观上还锻炼培养了他们发达的颂歌才能。颂歌,一度曾是危地自救也是升官发财的必需工具。应该说,对于常见的颂歌合唱人们早有拒听能力、置若罔闻的能力,但这是一批具有非常学问的文化人,经典沉深,载籍浩瀚,他们的学识使得他们富有超常的欺骗性,纵然大谬亦能因大惑而大胜。他们随意编唱颂歌,不按文学要求、而按政治要求、人事要求、利益要求写想写的任何一篇评,尽管写得空洞无物但却九曲十八弯天上地下头头是道。他们可以利用掌握的话语权,用文气冲天的手指编织的美丽花环,有选择有用心地套上一个个幸运儿的项颈。
  人心根本来说是脆弱的、经不起捣乱的。百犬吠声现象处处可见。即使有着一定主见的作家们,真正看懂自己、靠自己看懂自己的,毕竟太少。颂歌花环中,超额收获的,见好就收,装聋作哑高深莫测地享受起丰硕成果;不知所以缺少方向感的,头重脚轻却精神抖擞地走上不该自己走的不归路;而一些真正具有底气、可能给中国文学带来真正骄傲的文学灵魂,却因遭遇的冷落、因与主流文学的难以接近,从此和中国当代文学擦肩而过。
  一个被搅乱了的文学市场。 对这个市场,这样的一些当代文学评论家,难辞其咎。
  当然,这里说的是一些,只是一些。
  当代文学评论界还有一些正派、憨直,具有责任心、公正心、道德观的评论家,他们有才有学有见解,克尽职守,或中肯、或犀利、或委婉地尽着自己的努力,他们应该是评论界的主流,只可惜,目前还不是。
  鼎盛期文学的一份附件
  二零零零年新纪元之始,中国文坛上演了一场大型闹剧。可惜的是,剧作上演之时,加入演出的演员们却因过于亢奋的投人而无视自己的表演达到的通透水平,无视这场精彩演出对中国文坛的真正价值。很多年来,中国文坛始终都在呼唤“深度”,可当深度真正到来时,大家都没看到。
  八十年代始至九十年代末,中国当代文坛占主导地位的一直是所谓先锋派文学(这个派在中国先后有过不少名称:现代派、后现代派、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这里只以其最具挺胸昂首指点江山气度的“先锋派”简单冠之)。不夸张地说,这个派的一些作家评论家代表们,那个年代真可谓气宇轩昂,颐指气使、几乎是以上帝的姿态俯撖中国的文学大地。
  那么一阵,中国文坛凡会造句作文的几乎无不先锋、无不先锋自居、无不以先锋为荣。
  那么一阵,中国文学的努力几乎成了追逐、取宠诺贝尔文学奖的努力。
  不管为人还是为文,重要的是自尊、自信、自强。中国的文学先锋们,长久来,基本处于的是对西方文学无限热爱、无限崇拜、无条件接受的状态。他们满腔热血地与人套近乎,自作多情地感觉已得西方文学真传,一厢情愿地俨然自已已是西方先锋的中国绝对代理。早在开奖前,他们便以权威的眼光扫视了他们眼中的中国一流作家,并对其中几个作了肯定性的目光停留。他们很相信自己的目光,大众也很相信他们的目光。
  然而,二零零零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这些威风凛凛咄咄逼人的先锋们当头一棒。西方文学的权威们似乎根本没有顾及中国文学权威们的目光与情绪,没有顾及他们崇拜、他们追随的热情,最终的那个获奖者,竟是个从没在他们眼睛中出现过的中国作家。
  奇耻大辱。勃然大怒。于是,群起而攻之,谓得奖者为“三流作家”、谓授奖者为“缺乏眼光”。一片哗然。
  于是,仰望、崇拜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先锋权威们有了那么几分好龙叶公的味道,甚至有了比叶公更叶公的味道。
  很惨。但最惨的不是他们,而是中国文坛。
  长期来,这些涉外归宗的中国先锋们,以其伪劣的成分,绝对压倒性优势地统治中国文坛,于中国文坛任意驰骋,旁若无人,践踏、蹂躏整体中国文学大众的智商和审美能力,而他们最时髦、最风光、最不可一世的时期,恰是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的所谓中国当代文学的鼎盛期。
  绝大的讽刺!
  中国当代文学的鼎盛期究竟是怎样一个鼎盛期?!
  关于《灵山》,只想说一点:它没浮气,不赶时髦,不受社会环境、社会时尚影响,不像大多作家那样有意无意都在忙于炫耀、显摆、张扬,有意无意地都在为自己表白解释辩护。《灵山》是超脱的、空灵的,跳出三界,用返朴归真的眼光打量生活,探究生命的本质,追求生命的活着的真谛……纵然它有再多不足,这一点,已远远高于大多当代中国文学的所谓一流作品。
  这里提《灵山》,并非为了比出孰高孰低。文学作品,差不多的层面上,很难比较,这有这的高,那有那的高,这有这的低,那有那的低。
  这里说《灵山》,为的只是提醒――
  一:《灵山》的得奖标准是诺贝尔奖文学奖的标准。诺贝尔奖的标准是诺贝尔奖的,而非中国文学奖的;
  二:一个追随并且远落后于他人的标准,一旦成了中国文学的主导标准,结局只能是可笑、可悲;
  三:西方文学中的特点,我们尽管敞开胸怀去学,尽管用来启发自己、补充自己,但绝不是取代自己;
  四:中国文学必需拥有自己独特坚定的审美,说句套话,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文学博大精深,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学应有足够的自信,具登高望远的胸怀、一览众小的气度,采百家之长,取万众之灵,聚山川之秀日月之晖,接天地之心而与天地同生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