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龙回汉代樊将军之母坟墓
论炎帝称谓的诸种模式与…
楚歌、横吹鼓吹与相和歌…
汉赋与汉代酒文化的以乐…
汉代《诗经》历史化解读…
汉代的儒宗
扬雄《逐贫赋》与汉代民…
汉代作家李尤初探
从铜镜铭文蠡测汉代诗学
试论汉代文人的政治退守…
最新热门    
 
汉代铜镜铭文中的七言诗

时间:2009-8-8 16:55:27  来源:不详
、宝玉、宝璧、宝鼎,皆尚方为之。”
  因此,尚方镜最早原是宫廷所用器物,后来才逐渐走向民间。大约在西汉晚期到王莽时期,坊间就出现了大量铜镜产品,其铭文种类繁多。有宣传铜镜质地的“善铜”铭、“佳镜”铭,标明制造商姓氏的纪氏铭,标明制造年代的纪年铭,标明产地的纪地铭等。但其铭文主体内容沿袭“尚方”铭,没有大的改变,只不过是将宣传语及纪氏、纪年、纪地的字眼置换尚方镜铭中“尚方”等字而已。[7](P108~109) 因此,镜铭七言诗多重复诗句,多重复篇章。
  其三,多字少字现象。
  有些作品,似乎不是纯粹的七言诗,往往有多字或少字的现象发生。如《东汉文纪》所收《尚方鉴铭一》多出“兮,宜侯王兮”五字,《尚方鉴铭四》多出“兮”字,《汉青盖鉴铭》明显少字。这是什么原因呢?考古学家说:铜镜的铭文字数多少,是“根据镜的大小而定,因常有省字,有时显得文句不通”,“加字又显然是为了补足布字不足的空缺”,有时,所加进的字,甚至“没有实际文字含义”[7](P68)。《金石学》也说,汉代铜镜铭文,有的“以尚有余地,故赘此三字也”,有的“则以镜小而不能刻全铭也”[5](P161)。
  很可能,当初尚方造镜专供御用时的设计,是完整的诗句。后来铜镜成为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铜镜的制造商,由于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会扩大或缩小镜的形制,又不想改变原设计的主体图案,这样,就会出现加字或减字的情况。因此,汉代铜镜铭文中有的七言诗出现多字或少字现象,并不能成为判断当时七言诗体是否规范的一个理由。
  需要说明的是,汉代的铜镜首先是专供宫廷御用的宝器,后来随着冶金、铸造、商品流通等工商业的发展才逐渐在民间流行。因此,铜镜(特别是“尚方”镜)的原始设计,是出自朝廷的尚方机关,而不是民间的工匠。因此,铜镜上的七言诗铭文,并不是民间歌谣,而极有可能是出自宫廷御用文人的精心撰作。
  综合考察七言诗起源的传说,再联系汉代铜镜铭文中七言诗的存在情况,我们似乎可以这么说,中国东汉以前,七言诗已经基本形成。

【参考文献】:
  [1]徐公持.魏晋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2]张松如.中国诗歌史(先秦两汉)[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5]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6]朱剑心.金石学[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8]杨桂荣.馆藏铜镜选辑(二)[A].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十八、十九期合刊)[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9]孔祥星,刘一曼.中国古代铜镜[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