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庄子》新论
庄子自由理性的特质及其…
百年《老子》散文艺术研…
百年《孟子》散文艺术研…
论庄子对人类自由本性的…
由《文心》、《孙子》看…
庄子文学理论举隅
上博藏竹书《从政》篇“…
从简帛《五行》与《礼记…
郭店《老子乙》的“清静…
最新热门    
 
《庄子》的分析

时间:2009-8-8 16:55:27  来源:不详
受它,正视它。
    
    (7)《应帝王》
    
    “齧缺问于王倪”一节。
    “有虞氏不及泰氏。”有虞氏用仁去要结人心,但从未离开物的紧张力,结果君主和人民之间的紧张关系并不能消除。而泰氏睡去醒来都安泰,别人说他是牛或者是马都无妨,这样从未进入物的紧张力之中。庄子以为治国者当取法于泰氏。
    “肩吾见狂接舆”一节。
    “君人者以己出经式义度”,“是欺德也。”“夫圣人之治也,治外乎?正而后行,确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君主自出己见以为天下法,这是欺骗人。一来己见并不是标准,二来法度搞得人人紧张。所以圣人并不用所谓的“经式义度”从外面去约束人,而是端正自己,各尽其能。
    “天根游于殷阳”一节。
    “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欲使天下安宁,首先必须自身有安宁的心境。庄子认为应以个人体悟到的虚空记忆的淡漠无私的特征去治理天下。
    “阳子居见老聃”一节。
    “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明王有功却不居功,化育万物并使人民处于独立自由之中,自己保持着虚空记忆的“不测、无有”的特征。
    “郑有神巫曰季咸”一节。
    壶子面对占卜如神的李咸,“示之以地文,萌乎不震不止。是殆见吾杜德机也。”又“示之以天壤,名实不入,而机发于踵。是殆见吾善者机也。”又“示之以太冲莫胜。是殆见吾衡气机也。”又“示之以未始出吾宗。”上述四个过程,正是逐渐进入虚空记忆的过程。首先形不动而心不止,显示出杜绝所谓的德相的机兆。其次用脚跟呼吸导引,显示出和善的机兆。进而已入“太冲”无朕的虚空记忆,呈现出气平的机兆。最后持守在虚空记忆的大宗师之中不曾离开。“于事无与亲,雕琢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纷而封哉,一以是终。”万物同一,无所偏爱,抛弃雕琢,归复真朴,在纷扰的世界中,独立圆融。
    “无为名尸”一节。
    “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至人之用心如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体悟无穷尽无朕兆的虚空记忆,接受它却不表现其得,自我也就达到了虚空。虚空记忆犹如明镜,万物来来往往均在观照之中,应和外物而无所藏匿,这样便能统摄外物而不被外物所伤害。
    “南海之帝为儵”一节。
    中央之帝“浑沌”以不开窍的纯朴自然而活,庄子认为这是帝王的应有之相。非要人为地去开窍,则失去浑沌,这样开了窍的帝王似活实死。
    总之,庄子采取“踵息”、“缘督”、“导引”[3]的气功[4]修炼,加之“坐忘”、“心斋”的心身调节,使自己进入虚空记忆之中。虚空记忆本身就是“无”,对世俗而言就是“忘”,无任何对立,无是非、生死、心斗之类。虚空记忆就是“无待”,不依赖任何外物的绝对自由境界。虚空记忆就是“无情”,无任何情感困扰折磨。坐忘的过程,形体的作用趋于无限小,而虚空记忆的新境界则无限大,形体和精神相比,形体变得不重要了。同时,要达到虚空记忆,必须以形体上如同“槁木”一般为前提,从而引出形残德全的必然结合,并且作为人生的最高表现形式。庄子返向自身的直接动力,当是人世间的种种不幸,尤其是官僚政治的难处。庄子用虚空记忆特征去指导个人、人际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实现个人自由、社会和平的人类福祉。
 
    [附注]
    [1]参见《庄子今注今译》本,陈鼓应注译,中华书局,1983年。
    [2]人的精神起点始于胎儿期记忆,而且在个人历史和人类文化中均能看到胎儿期记忆所留下的强烈痕迹和影响,而虚空记忆则
    是和胎儿期记忆密切相关的心理活动过程,详见徐山《胎儿期记忆——人的精神文化原型的发现》,[韩国]新星出版社,2002 年。
    [3]见《外篇•刻意》。
    [4]见《外篇•达生》。
    
    ☆《<庄子>的分析》一文曾在“中国文学史百年研究(1904-2004)国际研讨会(2004/11,苏州)”上宣读。其中第一篇和第二篇的内容以《关于<逍遥游>与<齐物论>的分析》为题发表在《弘道》2006年第3期(总第28期)上。

上一页  [1] [2] [3] [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