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新少年中国说
教你从“醉相”看男人
从“来龙去脉”谈风水对…
清末国人科学观的演化:…
谈上博楚简的从“今”从…
郭店简从“ ”之字考释
从“义生文外”到“情在…
三论中华古代文论研究的…
从“诗正而葩”说起
从“山人”到“逸士”
最新热门    
 
从“少年中国”到“老少年”——清末文学中的“青春”想象及其问题性

时间:2009-8-8 16:55:52  来源:不详
中国”的历史已经发生之后浮现出来的“老少年”,他的“青春”苦难无法救赎,因为他的“青春”的残酷性在于,他没有青春:

在我们的船上,还有一个男孩子,与我同岁,村里人叫他“小孩”;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〇年的三年灾害,正值我们身体发育的时期,农村没有粮食,大部分人只能吃水草和野菜,他侥幸没有饿死,但从此没有发育起来,只有十岁孩子的身高,说话还是童音,在他那娃娃脸上,已经长起了皱纹,这是一个没有青春的人,童年刚刚结束,就开始进入漫长的老年。他的形象令人难以忘怀,“小孩”是我的同龄人,他仿佛是某种共同命运的象征,无法救助的伤害,由于时间的不可倒流,被践踏的岁月无可挽回;“小孩”的形象令人心酸,它徒然地表现了历经苦难的毫无意义的残酷。

 


 

注释:

1. 《新石头记》在《南方报》连载至一半便停止,后来于一九〇八年由上海改良小说社出版四十回本。本文中《新石头记》引文,皆引自《我佛山人文集》第四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8年)。

2. 见报癖对《新石头记》的评论,《月月小说》第六号(1907年2月)。

3. 例如原本与康梁立场相对立的排满作家陈天华,在其小说《狮子吼》中也让一位“新中国之少年”登场演绎未来国史,且又要注明“看官须知这个新中国少年,并不是日本横滨市保皇会中人,且要留心,不可错被混过。”陈天华《狮子吼》,《中国近代小说大系》(《仇史》、《狮子吼》、《如此京华》卷)(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1),33页。

4.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革》(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74-76页。

5. 青年一词逐渐取代少年,当在民国建立之后,新式学校的学生构成较大的青年群体之时。钱穆说:“青年二字,亦为民国以来一新名词。古人只称童年、少年、成年、中年、晚年。……而犹必为新青年,乃指在大学时期身受新教育具新知识者言。故青年二字乃民国以来之新名词,而尊重青年亦成为民国以来之新风气。”钱穆《中国文学论丛》(北京:三联书店,2002),26页。

6. Franco Moretti, The Way of the World: The Bildungsroman in European Culture (London: Verso, 2000), pp. 4-6.

7. Marshal Berman, 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 (New York: Penguin Books, 1988), pp. 37-86.

8. 此尤以一九〇五年科举制度废除为外在标志。

9. 晚清的通常译法是“少年意大利”“少年德意志”,实则在晚清语汇中,“青年”与“少年”时常意义不分。而清末知识分子对于“少年”的命名与阐释,据梅家玲考证,或可说是受到了日本思想界少年论述的影响,如梁启超撰写《少年中国说》很有可能与志贺重昂《日本少年歌》有一定渊源。参见梅家玲《发现少年,想象中国——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现代性、启蒙论述与国族想象》,《汉学研究》十九卷第一期(2001年6月)。

10. 有关留美幼童的研究,可参看高宗鲁译著《中国留美幼童史》(台北:华欣文化事业中心,1982),石霓《观念与悲剧:晚清留美幼童命运剖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Stacey Bieler, “Patriots” or “Traitors”: A History of America-Educated Chinese Students (Armonk: M.E. Sharpe, 2004)。

11. 语见奕訢于一八七二年五月十七日的奏折,引自陈学恂、田正平编选《留学教育》(第一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92-93页。

12. 容闳《西学东渐记》(长沙:岳麓书社,1985),62页。

13. Yung Wing. My Life in China and America (New York: Henry Holt and Company, 1909).

14. 温秉忠《一个留美幼童的回忆》,陈学恂、田正平编选《留学教育》(第一卷),113页。

15. 同上,115页。

16. 这两张照片在许多关于留美幼童或清末留学教育的书中皆可找到,如石霓《观念与悲剧:晚清留美幼童命运剖析》的首二页插图。

17. 参见一些幼童后来写给美国友人(他们的美国“妈妈”或“兄弟姐妹”)的书信,收入高宗鲁编《中国留美幼童书信集》(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6)。

18. 新近出版的Stacey Bieler, “Patriots” or “Traitors”: A History of America-Educated Chinese Students便着力探讨留美幼童的这一“叛徒”身份。

19. 这些追忆可见于留美幼童的书信,收入高宗鲁编《中国留美幼童书信集》;以及一些回忆录,散见于《留学教育》等资料丛书。

20. 梁启超“少年中国”论述所受的外来(尤其是日本)影响,梅家玲已作详细考证,本文不再重复。参见梅家玲《发现少年,想象中国——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现代性、启蒙论述与国族想象》。

21.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清议报》第三十五册(1900年2月10日)。引自《梁启超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122页。

22. 同上。

23. 梅家玲《发现少年,想象中国——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现代性、启蒙论述与国族想象》,《汉学研究》十九卷第一期(2001年6月),253页。

24. 参阅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于晓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36页。

25. 参阅Xiaobing Tang, Global Space and the Nationalist Discourse of Modernity: the Historical Thinking of Liang Qichao, p. 37.

26.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梁启超选集》,124-25页。

27. 同上,127页。

28. 有关梁启超的政治立场的变化,参看Joseph R. Levenson, Liang Ch’i-ch’ao and the Mind of Modern China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9);夏晓虹《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9.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新小说》第一号(1902年10月)。

30. 梅家玲《发现少年,想象中国——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现代性、启蒙论述与国族想象》,《汉学研究》十九卷第一期(2001年6月),265页。

31. 沈永宝《政论文学一百年——试论政论文学为新文学之起源》,《复旦学报》2001年第6期。

32. 参看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9-42页;夏晓虹《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宋伟杰译,台北:麦田出版,2003),383-389页。

33. 冯至在四十年代曾将Bildungsroman译为“修养小说”,后来通行的译法往往是“教育小说”(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分册》)。但因为教育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的语境中又常用来指称描写教育题材的小说,如叶绍钧等人的作品,为与之区别,我选择将Bildungsroman一律译成“成长小说”,而后者实际上更为确切地表达出了这一文类的精神特点。

34. 参阅Georg Lukács, The Theory of the Novel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1971);Franco Moretti, The Way of the World: The Bildungsroman in European Culture (London: Verso, 2000)。

35. M.M. Bakhtin, “The Bildungsroman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y of Realism (Toward a Historical Typology of the Novel)”, Speech Genres and Other Later Essays (Auste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86),

36. pp. 23-24.

37. 参阅Todd Kontje,

38. The German Bildungsroman: History of a National Genre (Columbia: Camden House, 1993)。

39.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新小说》第一号(1902年10月,上海书店影印本,1980年)。

40. 梅家玲《发现少年,想象中国——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现代性、启蒙论述与国族想象》,《汉学研究》十九卷第一期(2001年6月),268页。

41. 关于阿尔都塞对意识形态与主体的论述,参阅Louis Althusser,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Lenin and Philosophy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1971), pp. 127-186。

42.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387页。

43. 歌德《纪年》,转引自冯至《〈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译本序》,《冯至全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第十卷,4页。

44. 近年来对《新石头记》的讨论,可参看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348-364页;Theodore Huters, Bringing the World Home: Appropriating the West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5), pp. 151-172。

45. Theodore Huters, Bringing the World Home: Appropriating the West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China, p. 159.

46. 凡引自《新石头记》的出处,皆引自《我佛山人文集》第四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8年),以下只在正文中注明页码,不另加注。

47.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360页。

48. Theodore Huters, Bringing the World Home: Appropriating the West in Late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