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关于王老吉主演的文字游…
关于金融危机的18个为什…
韩寒有望成文学大师
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处…
关于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
关于风水,周易,中医的…
关于儒学及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的…
关于民主社会主义指导理…
关于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
最新热门    
 
关于文学遗产继承问题的讨论和认识

时间:2009-8-8 16:56:33  来源:不详
是那时“左”的观点已经进一步发展。

在批判地继承问题上“左”倾观点和思潮的进一步发展是在一九六三年以后。那时认为上层建筑之一的文艺部门,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不能为这个基础服务。在这种观点的指导和影响下,传统戏曲几乎停演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要统统赶下舞台。大量传统戏曲被指责为“封建主义艺术”。这里,辩证法的观点没有了,区分封建性糟粕和民主性精华的观点不见了。于是,一时间,古典文学作品也被视为“封建主义文学”而被“批判”,形而上学泛滥一时。

把古代的文学艺术遗产一股脑地说成是“封建主义艺术”,说它们“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基础”,实际上是国内外曾经流行的一种对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形而上学的理解,对上层建筑随着基础的消失而消失的形而上学理解。而认为过去社会的优秀文学作品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只能在一定时期内起积极作用,最终又是表现为对新的基础的破坏,这仍然是一种机械的形而上学理解,因为它最终总是说明了产生于旧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和新的基础是绝然不相适应的。因此,说我国的古典文学表现出来的民主性只能在民主革命或者在还需要最后完成民主革命的一些任务的社会主义社会初期起有益的作用,到了社会主义深入发展时期就为有害的说法,就是上述形而上学观点的一种表现。自然,不分青红皂白,把古代优秀文化都说成是不能适应我们今天社会的基础的旧事物,同样是一种形而上学观点。一九六五年后“四人帮”利用这种形而上学观点,变本加厉,造成一场举世震惊的抛弃、践踏文学遗产的灾难。

如同前面所说,建国以来,我们在对待文学遗产问题上有过正确的批判地继承的方针,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作为经验、教训来说,建国以来在继承文学遗产问题上主要的还是“左”的偏向,不同时期出现的那些离开马克思主义的“左”的观点和口号,又是造成“左”的偏向的重要原因,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全局上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针,在实际工作中却又出现违背和偏离这种正确理论、方针的情况的重要原因。探讨和研究这些问题,取得经验和教训,将有助于我们发扬已有的巨大成绩,也是有助于我们坚持正确的理论、方针,更好地开展文学遗产的研究工作,继承我国文学的优良传统,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学。




[①] 《评冯至<杜甫的家世和出身>》,《文艺生活》杂志新五号。
[②]见《中国人民文学史》 
[③] 《关于中国旧文学的技术水平和接受遗产问题》,《文艺报》第一卷第六期。
[④]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选的《厚古薄今批判集》收集了当时发表的一些批判文章,可参阅.
[⑤] 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级编《中国文学史》.
[⑥] 《有没有中间作品》,1959年12月27日《光明日报》。
[⑦] 《谈划分中同作品的不合理》,1960年4月10日《光明日报》.
[⑧] 周扬《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
[⑨]  参见1961年3月26日《光明日报》刊载的《关于学习遗产的问题》。
[⑩] 《谈谈我国古代文学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新建设》1962年第7期)和《不能把糟粕当作精华》(《红旗》1963年第1期),并参见《新建设》1963年第9期、第12期。
[11] 参见《正确看待优秀文学遗产中的民主性精华》(1964年6月21日《光明日报》)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