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论《阴阳八卦》的科学性
《红楼梦》中的八字命例
论《周易》与中国文化轴…
论《周易》与中国文化轴…
时代狂人贾宝玉——剖析…
论《红楼梦》中贾宝玉形…
言在此而、意在彼——<…
试论《恒先》的“自生”
“诗无隐志”章与荀学 …
孔子论《诗》与《孔子诗…
最新热门    
 
论《红楼梦》的模糊性

时间:2009-8-8 16:56:43  来源:不详

模糊性,是人们认识中关于对象属类边界和性态的不确定性[1]。这看似灰色的概念,却是文学艺术的创作规范:众所周知,文学的主体是情感,而情感这东西难以定量、定位、定性,这就决定了表现情感的文学,如实直说,反曹人厌;委婉朦胧,称为上品;模糊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叹为观止。

但远不是文学一经产生,模糊性的创作规范就十全十美了。它同任何事物一样,有一个产生、发展、完备的过程。就我国古典长篇小说而言,模糊性的创作规范就迟迟地成熟于《红楼梦》。

在《金瓶梅》问世之前,我国的长篇小说按照鲁迅的意见不外两类,一为“讲史”,一为“神魔”[2],这讲“史”说“神”的大题材,使作品缺乏文学起码应该具有的“借一斑以窥全豹”的模糊性。《金瓶梅》别开生面,以描写家庭日常生活来反映社会问题,赋予了作品“从大处着眼,往小处说”的模糊格局;但《金瓶梅》对明代后期社会恶浊的满腔怒火,在“一味的写坏”中,毫无遮拦地喷发,缺乏模糊性的缓冲机制;尤其是书中大肆泛滥的自然主义的庸俗描写,葬送了选材带给作品的模糊格局。在古代小说家中,对模糊性创作规范真正具有自觉意识的是曹雪芹。他清醒地意识到:创作犹如画大观园一般,“照样儿往纸上一画,是必不能讨好的”(第四十二回),囿于“真情实景”,无深刻寓意的,“不算好”,“寓大意,才算是大才”(第二十三回);因为,艺术的好处在于——“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是无理的,想去竟是有情有理的”(第四十八回)——模糊性。他非常讲究艺术的模糊背景,“远无邻村,近不负廓,背山山无脉,临水水无源,高于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第十七回)。他主张用模糊的原则处理材料,“该添的要添,该减的要减,该藏的要藏,该露的要露”(第四十二回),以减衬添,以藏托露。从而把《红楼梦》写得“玄之又玄,无上妙品,不可思议”(解盦居士语),读之,“如捉水月,抵挹清辉;如雨天花,但闻香气”(戚蓼生语)。

《红楼梦》如同唐诗宋词一般,把本文体的模糊性创作规范发展到不容后人臻于完善的程度,就此而言,《红楼梦》在传统长篇小说创作领域不仅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如若不信,请看模糊性在《红楼梦》里的具有规范意义的种种表现。

机制的模糊性

大凡一个作品的运行,如同飞机、轮船的航行,凭借的是机制。那么,《红楼梦》的运行机制是什么?

《红楼梦》开宗明义:

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故曰“甄士隐”云云。……故曰“贾雨村”云云。

这是作者借鉴唐宋以来“说话人”的笔法,在作关于创作契机的自白。

理解这开场白的关键在于何谓“梦”、“幻”?俞平伯在1921年致顾颉刚的信中指出:“由盛而衰,由富而贫,由绮腻而凄凉,由骄贵而潦倒,即是梦,即是幻,即是本旨,即以提醒读者。”俞先生在红学上的功过,我们姑且不论,此处他对“梦”、“幻”的理解是对的。据此,可将《红楼梦》的开场白破译为:作者遭受过由绮腻骄贵一下子落到穷困凄凉的灾难,其间,对政场黑暗、世态炎凉有切心感受,但文网恢恢,不能明言,只好“将真事隐去”,借通灵之说,撰此小说,进行隐晦曲折地反映,以抒悲怀,以发愤志。所以说“真事隐”,“假语真。”

作者自白的创作契机,道出了作品的两个运行机制,一是真假转化机制,二是现实与非现实的转化机制。

先来谈谈真假转化机制。

作者既要针砭社会,又要逃避文网,就不能采用实话实说的史家笔法,只有借冠冕堂皇之言,秉春秋刀斧之笔,操含沙射影之术,才能寓伤时骂势之旨于囫囵办结不解之中。但是,真事的“隐去”,并非对真事的“抹去”,真事要写,无非是“隐蔽”地写—“用假语村言,敷衍出一段故事来”。出于作品“故事”影射当朝政场黑暗的“真事”的需要,就给作品带来了第一个运行机制:真假转化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红楼梦》转化过程中的“真”、“假”,不是概念意义上的绝然对立的真假,而是“假作真时真亦假”的真假,“真而不真,假而不假”的真假,它们是相互连接的,相互补充的,相互渗透的。

相互连接表现为真真假假,“儿女风流,闺帷纤琐,大都皆假语之类。情节构造,人物升沉,大都皆真事之类”[3]。

相互补充表现为假中有真,“书中正寓夹写,比赋兼行,大有手挥五弦目送飞鸿之妙”[4]。

相互渗透,表现为真假的中介状态——似真似假,《红楼梦》“于其人其事,一念唯恐人不知,又一念唯恐人易知”[5],写得似真似假,势在必行。

从“真真假假”、“假中有真”、“似真似假”这些转化效果看,《红楼梦》的真假转化机制实质上是一个模糊真假的机制。真假模糊了,“俾阅者用心全注于女儿罗绮之中,不复暇顾及它事”[6],逃避“检查官”耳目的作者目的也就达到了。

再来谈谈现实与非现实的转化机制。

《红楼梦》作为一部小说,当然也不允许用“史笔”来直书其事,唯有对生活素材—真人真事经过一番艺术的改造,“将真事隐去”,作品的艺术真实方能出台。从艺术构思的角度出发,作者的开场白不难理解为:《红楼梦》是作者借助虚拟的通灵之说,经过“一番梦幻”的惨淡经营,才隐去了真人真事——幻化了生活素材而写成的;换言之,《红楼梦》的艺术真实是作者对现实的材料进行“虚拟”、“幻化”的结果。这又无异道明了作品的另一个运行机制:“虚拟↔幻化↔现实”的现实与非现实的转化机制。

《红楼梦》主体,顽石↔通灵玉↔贾宝玉,不就是“虚拟↔幻化↔现实”的转化机制的体现么?

《红楼梦》以顽石的传奇、木石前盟的出典为起始,虚诞上下,幻化东西,把作品的整个开端搞得虚无缥缈;而后,幻景四出,“转化”不断,唱“好了歌”,论正邪说,出通灵玉;继而梦游太虚幻景,曲演红楼梦,迷指十二钗,出警仙,饮仙醪,临迷津;后又起金玉良缘,照风月宝鉴,述可卿梦告,……;这一阵串的虚幻内容,不是表明了作品的运行凭借的是现实与非现实的转化机制么?

其实,“幻化↔现实”是小说创作的普通公式,也是一般小说作品仅具的模糊机制。平常的小说写作如同画竹,作者通常不按现实中竹的大小和枝叶的数量如实画到作品中去,而是取其形似和神似;形似是“幻化”的表现,神似是“幻化”的结果;“似”形“似”神的作品就具有了平常的模糊性。然而,在《红楼梦》的“竹子”—贾宝玉、林黛玉等主要人物身上,不仅具有作者“幻化”—理想化的色彩,还具有作者“虚拟”—幻想的成分,这样,《红楼梦》的模糊性就异常了,比之一般作品,十足多了一层模糊性;诚如作者自白,“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作品的模糊性具有模糊中套模糊——连环模糊的特征。可见,《红楼梦》的现实与非现实的转化机制,是一个模糊现实的机制。

模糊真假、模糊现实的两种机制,是《红楼梦》运行的双轨。它们使全书的总体背景处于烟云模糊处,给作品带来了众多的形象象征和意象表现,从而造就了作品不是一览无余,而是浑厚含蓄的艺术特点。

结构的非线性

或许没有一部作品能比得上《红楼梦》有那么的异名了。且听曹雪芹在甲戍本第一回中的介绍:

空空道人……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至吴玉峰题曰《红楼梦》,东鲁孔梅溪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至脂砚斋甲戍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

作者详细介绍作品书名变迁的经过,当然不是没有目的的。书名是作品的旗帜和眼目,服务于揭示主题和体现中心内容;而作品的表现角度,是作者构思时确立主题、中心内容的着眼点:显然,书名是作品表现角度的体现。曹雪芹在介绍《红楼梦》五种异名的同时,向我们流露了作品的五种表现角度:《石头记》—表现“无材可去补苍天”的别仇离恨,“枉入红尘若许年”的希望幻灭;《情僧录》—读“石头”,道号改情僧;改书名,模糊大旨为谈情;《红楼梦》—幻、幻、幻,遍罩华林是悲云;梦、梦、梦,人生如梦一场空;《风月宝鉴》—写镜子,重在于可照正反;看作品,何尝不是两面鉴;《金陵十二钗》一主写裙钗,终结“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歌颂女子,指归破除樊篱,标新立异。

作品的表现角度既然如此地众多,而作品的结构又是在表现角度律动下的谋篇布局,《红楼梦》的结构就呈现出了非线性,“它改变了以往如《水浒传》、《西游记》等一类长篇小说情节和人物单线发展的特点,创造了一个宏大完整而又自然的结构”[7]。

曹雪芹结构《红楼梦》,着眼的是上述的五种表现角度。这五种角度在作品中表现为“相生相克、相互制约”关系的事实,表明了《红楼梦》的结构原型是中国的文化原型,即阴阳五行的宇宙学说;换言之,《红楼梦》的结构是按照中国具有模糊特征的有机自然观组成的,它注重的是各种表现角度整体的协调与协作,强调的是整合效应,排除了有线性的、逻辑性的清晰观念,表现为具有审美价值的非线性、模糊性。

《红楼梦》结构的非线性,是对以前的小说结构有线性的积极扬弃;其它作品,在结构线性的律动下,势必把创作素材中的不确定因素拒之门外,淘汰不顾;势必要设法固定素材中的一切变量;排除素材中不符既定结构的其它目标;从而进行单变量、单目标、单素质考察——抓住一条线索对素材的因果联系追根寻源。而《红楼梦》在结构非线性的要求下,必然要以规模庞大、关系复杂、变量大、目标多的现实社会为创作对象,把素材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接纳入创作思维,以不同的表现角度进行观照,给之找到由不确定向确定性转化的艺术辩证途径;所以,《红楼梦》是一个多元素的综合体,是整个社会的缩影,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要是说,线性结构具有的是封闭性,那么,《红楼梦》非线性结构呈现的是开放性;要是说线性结构呈现的是清晰的几何图形,那么,《红楼梦》的非线性结构犹如一座大山,远望倒还能得到一个模糊的轮廓,近看却模糊得难以描述。

《红楼梦》是写什么的?似乎很难用三言两语来回答;即使曹雪芹再世,也未必能只用一句话讲清。不要说把《红楼梦》纷华的内容归纳起来,很不容易,就说第几回是作品总纲吧,天才犹如毛泽东,权威犹如俞平伯,论证所代表的也仅只一家之说。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作品结构的不拘一格上,因为它开放得把素材中的不确定因素接纳入了作品。人们在这不确定性的内容系统中概括出来的确定性论断,当然只能引起争论,不可能作出定论。

红学界众说纷纭的莫过于主题说,揭露说认为《红楼梦》的主题是:通过对贾家由兴到衰的记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油灯将尽,大厦将倾;爱情说认为:该书大旨谈情,通过宝、黛、钗的三角恋爱关系的记述,歌颂了“木石前盟”的真正爱情;其它的主题说还有很多,例如,问题说认为,该书写的是偌大一个荣国府,运筹划策的唯有王熙凤一人,牡鸡司晨,不是好兆头,接班人出问了。总之,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