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上博竹简(三)注释补正
“学”与郭店竹简
郭店简《语丛四》与《摩…
由《郭店‧六德》…
郭店简《缁衣》与《礼记…
郭店《老子乙》的“清静…
郭店《老子乙》的“日损…
老莱子其人其德——从郭…
老子的“德”与无为——…
老子的“道”与混沌——…
最新热门    
 
郭店竹简《老子》考释札记

时间:2009-8-8 16:57:33  来源:不详
所残的那个字,应据今本补为“名”。这样,全句就是“道始无名”。

“始”字讹变为乙本的“褒”,或由音近所致。“始”字是之部字,“褒”是幽部字,古音之、幽旁转。但王本的“隐”字,与“始”、“褒”古音皆较远,当出于浅人篡改。

由此,我们可以对帛本“夫唯道,善始且善成”和王本“夫唯道,善贷且成”一语的形成作一些推测了。帛本的这句话,本来是对经文“道始无名”一语的发挥,混入经文。其“始”字,即来自“道始无名”的“始”。至于王本的“贷”字,与经义不合,自古注家多作曲解。于省吾云:“敦煌‘贷’作‘始’,乃声之转。《周语》‘纯明则终’注:‘终,成也。’又‘故高明令终’注:‘终犹成也。’《书·皋陶谟》‘《萧韶》九成’郑注:‘成,犹终也。’是‘成’、‘终’互训义同。然则‘善始且成’即善始且终也。”验之帛本,于说至确。

在本章中,“道始无名”是最关键的一句话。本章的核心是论道。自“是以《建言》有之”以下的文字,都是为了说明“道始无名”而铺设。至于第一段谈“上士”、“中士”、“下士”“闻道”后有不同的反应,那是由于“道始无名”的缘故。因“道始无名”,故“道”不可言谈,难以琢磨,深不可测,这就导致不同层次的“士”对“道”有不同层次的理解,以至“闻道”后有不同的反应。

在郭店《老子》中还有几处涉及到“道”和“名”的问题。如第一篇第十章:“道恒无名。朴虽微,天地弗敢臣。侯王如能守之,万物将自宾”;第二篇第一章:“有状混成,先天地生,寂寥,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这些论述可以归纳为两方面。一是,就其永恒本性而言,“道”是“无名”的;二是,尽管如此,我们又不得不谈论它,故不得已而勉强对它加以命名,于是有了“道”、“大”、“朴”等名称。但是,稍加体察不难发现,“道始无名”一语同时涵盖了这两个方面。一个“始”字明确地透露出这样的信息:“道”起初是没有“名”的,或者说“道”本来是没有“名”的,后来才有了“名”。因此,在这个问题上,“道始无名”是概括性最强的一个重要命题。

显而易见,“道始无名”这个重要命题与竹简《老子》一书及其思想,本浑然一体。经过今本的讹变和篡改,《老子》的古意,已失传两千余年了,直至今天简本的出土,方得再现。

如所周知,“道”和“名”也是为今本《老子》注重的一个问题。《道经》开篇便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帛本作“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通行本因避汉帝刘恒讳改“恒”为“常”,并删去四个“也”字)在人们的观念中,这几乎是老子的最有名的睿语了,岂不知它背离老子的本义何其遥远!从竹简《老子》看,尽管“道”本来是“无名”的,后来不得已而“名”之、而“道”之,但所“名”、所“道”的,正是那个永恒的“道”,即《道经》所说的“恒道”。在《道经》看来,“道”一旦“可道”,就不是“恒道”了。然而,如果它所谈论的不是“恒道”,又是什么!无论如何,“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就其本身语义言尚可说得通,而“名可名也,非恒名也”,便不成文义了。“名”,不管是普通的“名”,还是“恒名”,都是已经被“名”了的,怎么会存在“可名”或不“可名”的问题呢?如果不“可名”,那一定不是“名”,当然也不是“恒名”。奇怪的是,在今本《老子》中,这些说法和简本的那些思想并存,其相互抵牾造成的思想裂痕是显而易见的,纵有历代注家的妙手弥补,最终也难免捉襟见肘。



[1] 《哲学研究》1998年第7期。

[2] 《中国哲学》第20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

[3] 考释全文收入拙著《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将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4] “如×,进”三字原残。李家浩先生将竹简残片二十号的“女缋”二字接于此处,读为“如×”,甚确。其下一字,李先生认为当据今本补作“进”,今亦从之。见李著《读〈郭店楚墓竹简〉琐记》,《中国哲学》第20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 “慢” 原作“曼”,今依裘按读。此字乙本作“免”,王本作“晚”,皆因与“慢”字同音而讹。三字都是明母元部字。

[6] 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三联书店1999年版。下引李说,皆见此文。

二    一个笔误的后果

 

竹简《老子》甲组: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之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此章见于今本第六十三章。这段文字中的“大小之多易必多难”一语甚为难解,实由错简所致。我认为,“之”字当在“易”之下,笔误在上耳。全句为“大小多易之,必多难”。此处的“易之”和下文的“难之”、此处的“多难”和下文的“无难”正相对应。“大小”,在此处指大事和小事。“易之”,以“之”为“易”也。

世传本的“大小多少”一句,早已引起人们的怀疑。姚鼐说:“‘大小多少’,下有脱字,不可强解。”奚侗说:“‘大小多少’句,谊不可说,疑上或有脱简。”马叙伦说:“成玄英《庄子逍遥游篇疏》引‘为无为,事无事’两句,‘大小’句姚说是,吴无‘大小’以下八字,伦谓疑是古文注。”但是,此句帛本与世传本完全相同,学者遂以为上述怀疑非是。简本出土后,这个疑案终于可以真相大白了。原来此处不但有脱简、衍文,而且有错简、误字。

窃以为,正是简本的笔误,造成了今本的混乱局面。也就是说,原文“大小之多易,必多难”实难解释,故今本删“之”字,并将“大小”、“多易”分读,增“多少”于“大小”之下以足句,且敷衍“报怨以德”云云于其后,又把“多易”属下句“必多难”读。如此等等,几至面目全非。

今本的“报怨以德”与上下文没有瓜葛。同简本对照,方知此乃飞来之物,本属乌有。马叙伦云:“‘报怨以德’一句,当在七十九章‘和大怨’上,错入此章。”严灵峰云:“此四字,应在‘安可以为善’句上,并在‘必有余怨’句下;文作:‘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验之简本,他们关于此句错简的推断是完全正确的。

“报怨以德”同儒道两家的关系,是学术界时常讨论的一个问题。流行的看法认为,一方面,这是道家的思想,主要根据就是《老子》载有此语。另一方面,孔子持有不同的主张,主要根据是《论语·宪问》的一段记载:“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我以为,仅依这段记载作出判断是片面的。人们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忽略了另一段相关的记载。《说苑·权谋》:“孔子曰:‘圣人转祸为福,报怨以德。’”那么,如何看待这两段看起来互相抵牾的记载呢?其实,孔子因材施教,他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不同的对象常发出看起来很不一致的议论。这种现象《论语》可以为证: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

因此,“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和“报怨以德”都是孔子的话,都是儒家的思想。

按照严灵峰先生的见解,“报怨以德”本来在今本七十九章。我认为,文中“安”字当解作“何”,全句读作“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依此,“报怨以德”不但不属道家思想,而且为今本作者所抨击。这就对了!今本《老子》六十七至八十一章皆不见于简本,悉太史儋所增。这个时候儒道的对立已经形成,太史儋“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之论,正是针对儒家思想而提出的。

今本此章中间多出一段:“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此段思想与本章完全不符,而与甲组“其安也,易持也”一章(相当于王本第六十四章上段)相当一致。所以此段的出现有两种可能。一是对本章作出了错误的理解发挥,混入经文;二是本为对彼章的解释发挥,误置于此。

至于今本的“夫轻诺必寡信”一语,更与本章主旨不符,必为后人妄加。

 

三    一字之证

 

竹简《老子》乙组:

唯与呵,相去几何?美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

此章见于今本第二十章上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