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老子思想不当饭吃当凉茶…
上博藏竹书《从政》篇“…
《中庸》·《子思》·《…
子思《缁衣》、《表记》…
1990年代以来关于建国初…
从明初的《孟子节文》看…
从明初的《孟子节文》看…
最新热门    
 
子思从学考释

时间:2009-8-8 16:58:03  来源:不详
目前还没有确证。进一步说,既便子思早年曾从学于曾子或子游,但其思想未必出于曾子或子游。郭店楚简与上博简《孔子诗论》的公开,说明孔子在生前有著述,其孙子思在学问初长后,根据家藏的类似于《孔子诗论》等的文献,研习并掌握了孔子思想的主流,特别是他晚年的具有结论性质的思想内核,即“大同”、“禅让”,自然主义性情论,以及这些主张中孕含的人文主义批评思想(19)。子思的从学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不能因其与曾子、子游思想有相似之处,就认定他们之间有师承关系。因为曾子、子游和子思都直接或间接地师承于孔子,他们的思想中必然会带有共通的东西,这只是他们基于发扬孔子思想而产生的共性。所以,我们认为孔子、子思到孟子构成的先秦仁学系谱基本上是一个文化概念,对它的理解不可强求历史事实上的确证,也不能固执地寻求基于时间判断上的连贯性。

注:此文已在《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上发表。

参考文献:

(1)关于子思的生卒年代,学术界的看法不一致,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由钱穆和杨伯峻分别提出。详见杨伯峻《孟子译注·序》(中华书局,1960)和钱穆《先秦诸子系年》(P172,中华书局,1985)

(2)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P364,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4)李学勤.《先秦儒家著作的重大发现》,P16,《中国哲学》第二十辑,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5)康有为.《万木草堂口说·礼运》,P131。北京:中华书局,1987

(6)康有为.《孟子微·自序一》。北京:中华书局,1987

(7)章太炎.《征信论(上)》,引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章太炎卷》,P555。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8)(10)郭沫若.《十批判书》,P113 、P112,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9)姜广辉.《郭店楚简与道统攸系》,P14,《中国哲学》第十一辑。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11)(13)胡适.《中国古代哲学史》,P106 、P135,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12)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P194,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14)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简思想研究》,P194,同见《中国哲学》第二十一辑姜广辉《郭店楚简与道攸系》一文,P13至26。

(15)李零.《重现七十子》,《读书》2002年第四期,P37-52

(16)郭沂.《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P358。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7)(18)廖名春.《荆门郭店楚简与先秦儒学》,P69 、P71,《中国哲学》第二十辑。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19)杜维明.《郭店楚简与先秦儒道思想的重新定位》,P3,《中国哲学》第二十辑。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Verifying and Explaining on ZiSi’s Received Education

 

Abstract: Academic circles believed that ZiSi received his education from ZengZi or ZiYou, but they couldn’t confirm it and their standpoints weren’t concordant. We get a point that different with theirs, by using some historical data, such as ShangHai museum’s Confucius’s Thesis on Odes and Analects. We believe that ZiSi probably studied from Confucius’ chief disciples, but he didn’t follow ZengZi or ZiYou, he succeeded Confucius’s thought of later years.

 

Keywords: ZiSi; Received education; Confucius’s Thesis on Odes; The pedigree to the school of benevolence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