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择日课之彭祖百忌日
上博三《彭祖》篇的性质…
最新热门    
 
《彭祖》字義疏證

时间:2009-8-8 16:58:44  来源:不详
,比必皆声。“謐(䛑)”和“毖”實際上同詞。

古人以爲“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對於祭祀的敬慎態度可以想見。《禮記·祭義》:“祭不欲數,數則煩,煩則不敬。祭不欲疏,疏則怠,怠則忘。是故君子合諸天道,春禘秋嘗。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悽愴之心,非其寒之謂也。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將見之。樂以迎來,哀以送往,故禘有樂而嘗無樂。”鄭注:“忘與不敬,違禮莫大焉。”

古人對於祭祀的敬慎態度表現在辭例上,就是用表示“敬慎”的字眼兒放在祭名之前。秦公鎛:“余 (夙)夕虔敬朕祀,㠯(以)受多福。” 壺:“子子孫孫,母(毋)又(有)不敬, 祇丞(烝)祀。”“虔敬”、“ 祇”即“敬慎”之義。傳世典籍中也有相近辭例。《尚書·召誥》:“其自時配皇天,毖祀于上下。”某氏傳:“為治當慎祀于天地。”

這句話的大意是說,我需要具備什麽樣的才藝和品德,才能夠使我本人獲得聲譽,並且敬慎於祭祀呢?

三.眊眊  則

《彭祖》簡3“眊予朕孳,未則於天,敢昏(問)為人。”李零先生注:“眊,重文,讀為眊眊,是昏憒之義。《韓詩外傳》:‘不聞道之人,則冥於得失。不知治亂之所由,眊眊乎其猶醉也。’”

今案:“眊眊”,李先生訓為昏憒,義固可通,然玩其語氣,頗與《尚書·顧命》“眇眇予末小子”之辭例相近。

《尚書·顧命》:“王再拜興答曰: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亂四方以敬忌天威。”某氏傳:“言微微我淺末小子,其能如父祖治四方以敬忌天威徳乎?謙辭,託不能。”“眊”與“眇”古音皆在明紐宵部,故可通假。《方言》卷十三:“眇,小也。”《說文·目部》:“眇,一目小也。从目,少聲。”《釋名·釋疾病》:“目眶陷急曰眇。眇,小也。”《洪武正韻》:“微也,細也,末也。”。

“則”字,李先生無說。疑此處當讀爲“即”,訓爲“就”或“接近”。古音“則”與“即”相通。《論語·子張》:“如得其情則哀矜而無喜。”《鹽鐵論·孝養》引“則”作“即”。《說文·魚部》:“鰂,魚也。从魚,則聲。或作鯽。”“未則於天”言“未即於天道”,耈老謙稱自己未必能接近天道,向彭祖請問爲人之道。所以下面彭祖就由論天道,轉而論人倫。

四.只

《彭祖》簡4:“既只於天,或(又)椎(墜)於囦(淵)。夫子之惪(德)登(升)矣,可(何)丌(其)宗(崇)。古君之願,良……”李零先生注:“只  疑讀‘躋’。‘躋’是精母脂部字,‘只’是章母支部字,讀音相近。”

今案:“只”與“躋”聲母略遠,且亦未見通假字例,李先生說還有商榷的餘地。以音近之字求之,“只”字當讀爲“詣”。

旨聲本在脂部,然古音多與支部之字相通。《詩·小雅·南山有臺》:“樂只君子。”《左傳·昭公十三年》、《襄公二十四年》兩引《詩》“只”均作“旨”。《詩·小雅·采菽》:“樂只君子,殿天子之邦。樂只君子,福祿攸同。”《左傳·襄公十一年》引《詩》“只”均作“旨”。《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經文:“叔詣。”《公羊傳》、《穀梁傳》經文並作“叔倪”。《史記·匈奴列傳》:“過焉支山千餘里。”《漢書·匈奴傳》“支”作“耆”。

《說文·言部》:“詣,候至也。从言,旨聲。”《廣韻·霽韻》:“詣,至也。”是簡文言“既只於天”猶言“既詣於天”,亦即“既至於天”。

五.

《彭祖》簡5:“五 (紀)必(畢)周,唯(雖)貧必攸(修)。五 (紀)不工,唯(雖)福必 (失)。”黃人二、林志鵬云:“簡五‘周’、‘修’為韻腳。”[3]

今案:細審所謂“攸”字原簡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